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职教育“1+1+1”订单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高职"2+1"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上的针对性上存在欠缺,对特殊技术类专业采用"订单式1+1+1"培养模式;二者比较,"订单式1+1+1"培养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在高职化工专业人才的培养的实践中获得了成功应用。
作者
马群锋
何晓春
机构地区
南通职业大学化学工程系
出处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第4期13-15,共3页
关键词
高职教育
订单模式
分类号
G718.5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1
高秋香.
高校订单教育的产生、现状及趋势[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8(2):50-54.
被引量:8
2
林秀梅,江波,朱明霞.
关于高职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的思考[J]
.当代职业教育,2011(4):79-80.
被引量:8
3
韩建华.
论高职教育“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J]
.成人教育,2011,31(6):95-96.
被引量:1
4
宋继东.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现状分析与改革方向初探[J]
.现代企业教育,2011(12):67-68.
被引量:5
5
刘晶,郑飞.
我国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现状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1(10):74-75.
被引量:7
6
龚兴雷.
论订单教育的由来[J]
.企业家天地(下旬刊),2011(8):154-156.
被引量:3
7
管弦.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机械职业教育,2011(12):14-16.
被引量:5
8
孙玉红,祁静,于佳彬.
创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J]
.中国建设教育,2011,0(Z4):23-25.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2
1
弋佳,刘静怡.
浅议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14):301-302.
被引量:1
2
黄育根,钟声标,张小琴,王和俊.
“2+1”订单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探索[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31):220-22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娟娟.
天津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互动现状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8,0(13):10-10.
1
张中英.
安徽省商科类高职院校发展的实证研究[J]
.蚌埠学院学报,2012,1(6):114-120.
2
安和生.
浅谈“订单”模式下学生干部的培养[J]
.现代经济信息,2009(5X):54-55.
3
刘浩,廖莎.
基于“订单”模式的商务英语课程改革刍议[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4,16(4):58-60.
被引量:1
4
王立君,王福和.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17(4):12-14.
被引量:3
5
王占福.
“订单”模式招生与毕业生就业推荐是成人职业教育发展的两大举措[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3):41-42.
6
刘松林.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的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9,29(1):72-75.
被引量:60
7
鞠学东.
订单式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上海化工,2011,36(4):17-20.
被引量:2
8
李勋,杜惠洁.
职教“订单模式”下的学生发展问题与对策[J]
.上海商学院学报,2010,11(3):65-68.
被引量:1
9
赵晓敏.
基于《单片机》课程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研究[J]
.科技与创新,2016(18):115-115.
被引量:1
10
胡旭晖.
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
.中国高教研究,2005(3):60-61.
被引量:73
化工职业技术教育
201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