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预防医学》
CAS
2002年第11期529-531,共3页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同被引文献51
1 甘志高,黎明强,黄海波,刘固国,杨吟,李玉霜.柳州市城区居民1996~2001年冠心病行为危险因素的动态监测[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3):7383-7385. 被引量:1
2 刘海英,李爱红.《政策干预》对人们交通行为的影响评价[J]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4,15(6). 被引量:1
3 牟瑾,马汉武.美国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的发展和应用[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6):484-486. 被引量:4
4 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其变化趋势[J] .高血压杂志,1995,3(A01):7-13. 被引量:508
5 中国疾病监测网的建立及八年疾病监测效益[J] .中国疾病监测,1989,4(1):4-12. 被引量:2
6 孟昭恒,王远琴,宋庆伟,元田恒.国内外10种肥胖判定标准的比较[J] .中国公共卫生,1995,11(4):147-149. 被引量:27
7 王洁贞,赵跃进,马会妍,刘言训.Kappa统计量及其应用[J] .中国卫生统计,1995,12(6):49-50. 被引量:22
8 牟瑾,张顺祥,马汉武,张欣,谢旭,王昕,张小岚,李锦,王敬忠,吕秋莹.2004年深圳市6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电话调查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2005,9(6):561-565. 被引量:6
9 杨功焕.第三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续)[J] .疾病监测,1996,11(5):198-199. 被引量:2
10 Mokdad AH, Stroup DF, Giles WH. Public health surveillance for behavioral risk factors in a changing environment: 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behavioral risk factors surveillance team[ J].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eekly Report ,2003,52 : 1212.
引证文献6
1 黄爱玲,凤玉英,范惠芬.闵行区颛桥镇居民吸烟危险因素调查[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2,7(2):129-131.
2 牟瑾,张顺祥,马汉武,张欣,谢旭,王昕,张小岚,李锦,王敬忠,吕秋莹.2004年深圳市6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电话调查分析[J] .疾病控制杂志,2005,9(6):561-565. 被引量:6
3 蔡忠元,陈婷,朱燕红.上海市宝山区社区居民高血压行为危险因素动态监测分析[J] .中国健康教育,2010,26(6):411-413. 被引量:1
4 庄亚芳,乔春娟,顾春峰,张计委.重固镇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J] .上海医药,2012,33(18):42-44. 被引量:3
5 侯爱江.社区居民高血压病患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30(4):89-91.
6 张爱迪,王潇,严谨.国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应用[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9):854-85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2
1 牟瑾,程锦泉,张顺祥,马汉武,蒋丽娟,武南.对人禽流感疫情关键信息的快速电话调查及结果分析[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7,41(5):426-427. 被引量:3
2 黄华玲,李红.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研究进展[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1):54-56. 被引量:3
3 蒋峥,叶永利,马林,刘竹.某市城区灭鼠电话调查[J] .医学动物防制,2010,26(11):1040-1041.
4 彭孝武,李华忠,王加松,杨志强,贺正文,黄文军,魏强,万东方.短信预约血吸虫病查治病效果研究[J]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3,24(3):42-45.
5 尹鱼群,吕建峰,焦红梅.大洼县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情况分析[J] .现代养生,2013(12):45-45.
6 何存弘,夏仕军,叶真,俞敏,张新卫.渔农村居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现况研究[J] .浙江预防医学,2014,26(1):32-36. 被引量:5
7 马春红,韩琤琤,赫敬,韩晶颖,马鹏涛,王丽丽,于秀文,岳川.社区高血压患者量化生活方式管理效果评价[J] .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9):3425-3429. 被引量:15
8 孔东锋,程锦泉,马汉武,谢旭,梅树江,秦彦珉,程聪,许舒乐,李晓恒.深圳市民对禽类生鲜试点上市反应的电话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4):533-534. 被引量:1
9 张爱迪,王潇,严谨.国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应用[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5,24(9):854-856. 被引量:2
10 张凤珠.三步放松法对体检人群正常血压高值患者转归的效果研究[J] .天津护理,2016,24(1):5-7.
1 崔红伟,郭凤霞,王书梅.1998~2000年上海市徐汇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监测分析[J] .广西预防医学,2001,7(5):268-270. 被引量:1
2 安娜,陶秀芳,刘健英,朱美英.某社区医院门诊患者疾病谱及居民行为危险因素分析[J] .上海预防医学,2011,23(2):68-70. 被引量:5
3 庞汾,周腾达.临床路径实施中病案科的作用[J] .中国病案,2012,13(5):49-51. 被引量:11
4 王明伦,宋述博,徐来.世界银行农村卫生贷款中期效益分析[J] .中国卫生经济,1991,10(10):7-10.
5 周佳,毛勇,许传志.泸水县不同民族农村居民行为和自评健康状况调查[J] .卫生软科学,2010,24(2):173-175. 被引量:2
6 杨功焕.第三讲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的管理(续)[J] .疾病监测,1996,11(6):239-239. 被引量:1
7 铁萍.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社区居民行为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 .疾病监测,2001,16(7):270-271.
8 易星月,刘春香,杨敏,欧阳康,邓永平,吴汉奇.成都市城区居民对雾霾天气知识行为及态度的调查与分析[J] .实用预防医学,2016,23(5):578-580. 被引量:3
9 李树春.黄石市社区居民慢性病发生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1):88-89.
10 王凌云,刘菊红,赵洁,吴静,温秀芹,马鹏涛,路瑜,宋学凤,赵辉.北京市德胜社区签约慢性病患者慢性病防治知信行现状调查[J] .中国健康教育,2013,29(12):1071-1073.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