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白洋淀环境演变的人为因素分析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论述有史以来人为因素对白洋淀形成、发展、演变的影响。
作者
贾毅
机构地区
河北省科学院
出处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1992年第4期31-33,共3页
Geography and Territorial Research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白洋淀
环境
演变
人为因素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3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200
同被引文献
239
1
白德斌,宁振平.
白洋淀干淀原因浅析[J]
.中国防汛抗旱,2007,17(2):46-48.
被引量:11
2
蓝勇.
明清时期的皇木采办[J]
.历史研究,1994(6):86-98.
被引量:82
3
华林甫.
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J]
.中国社会科学,1999(1).
被引量:7
4
华林甫.
《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1999(2):102-112.
被引量:4
5
尹国蔚.
历史地理学科性质评议[J]
.史学理论研究,1998(2):144-150.
被引量:11
6
靳生禾,谢鸿喜.
潞川之战古战场考察报告[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21-25.
被引量:1
7
傅林祥.
吴淞江下游演变新解[J]
.学术月刊,1998,30(8):89-94.
被引量:16
8
陈育宁.
鄂尔多斯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和发展述论[J]
.中国社会科学,1986(2):69-82.
被引量:31
9
王尚义.
汉唐时期山西文人及地理分布及其文化发展之特点[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9(4):29-36.
被引量:4
10
郭正忠.
唐宋城市类型与新型经济都市——镇市[J]
.天津社会科学,1986(2):52-5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8
1
蒋明明,刘佳,侯伟,桑会勇,翟亮.
一种改进的遥感生态指数构建及湿地监测应用[J]
.测绘科学,2022,47(7):85-92.
被引量:10
2
葛剑雄,华林甫.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J]
.历史研究,2002(3):145-165.
被引量:49
3
胡惠芳.
民国时期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与水患[J]
.海河水利,2005(2):62-65.
被引量:2
4
孟祥晓.
清至民初卫河流域水灾及其社会原因[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3(1):136-140.
被引量:3
5
朱金峰,周艺,王世新,王丽涛,刘文亮,李海涛,梅军军.
白洋淀湿地生态功能评价及分区[J]
.生态学报,2020,40(2):459-472.
被引量:73
6
赵晓东,彭杨.
近30年白洋淀湿地景观的时空变化特征[J]
.湿地科学与管理,2021,17(2):4-8.
被引量:5
7
孟祥晓.
明清卫河流域砖窑烧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J]
.北京社会科学,2022(4):21-28.
被引量:2
8
朱金峰,周艺,王世新,王丽涛,刘文亮,李海涛,梅军军.
1975年—2018年白洋淀湿地变化分析[J]
.遥感学报,2019,23(5):971-986.
被引量:60
二级引证文献
200
1
李明亮,袁旻忞,程珊珊,李俊,王赵明,武昊.
公路网建设对湿地生态影响研究综述[J]
.公路交通科技,2022,39(S02):310-318.
被引量:1
2
张立新.
民族传统体育的地域体育文化特征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13,35(5):80-82.
被引量:1
3
葛全胜,何凡能,郑景云,满志敏,方修琦.
20世纪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若干进展[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20(1):5-14.
被引量:10
4
佳宏伟.
清代陕南生态环境变迁的成因探析[J]
.清史研究,2005(1):55-66.
被引量:12
5
华林甫.
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现状[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9):19-28.
被引量:10
6
王利华.
中国生态环境史 主持者言[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2-32.
被引量:38
7
潘明娟.
继承与发展: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再认识[J]
.唐都学刊,2006,22(5):132-136.
被引量:1
8
杨煜达.
历史边疆地理:学科发展与现实关怀[J]
.学习与探索,2006(6):154-157.
被引量:3
9
丁超.
经世致用——侯仁之学术生涯的思想基调[J]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7,22(1):145-154.
被引量:3
10
温佐惠,陈振勇.
西部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地域体育文化理论探微[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2):14-18.
被引量:33
1
任梅.
影响空气质量的人为因素分析[J]
.硅谷,2013,6(10):153-154.
2
赵国云,黄德镛.
试论本质安全人的确立[J]
.安全与环境工程,2007,14(1):95-97.
被引量:15
3
熊彩云,张学玲,肖复明,蔡海生.
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对策分析[J]
.人民长江,2011,42(9):28-32.
被引量:9
4
刘相君.
浅谈矿产资源勘查中生态环境的保护——矿业经济发展的短板[J]
.西部资源,2013(4):172-174.
被引量:2
5
李娟.
秦豫地质遗迹资源及地质公园建设中人为因素分析[J]
.陕西地质,2007,25(2):81-86.
6
甘旭升,崔浩林,高文明,戴哲.
基于HFACS的空中相撞事故分析及建议[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5,11(10):96-102.
被引量:13
7
陈兆波,雷煜斌,曾建潮,李亨英,李忠卫.
煤矿安全事故人因的灰色关联分析[J]
.煤炭工程,2015,47(4):145-148.
被引量:15
8
陈兆波,阴东玲,曾建潮,李亨英,李忠卫.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煤矿事故人因推理[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1):145-150.
被引量:13
9
李森,颜长珍.
近20年来河西走廊人工绿洲演变及人为因素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27(4):92-98.
被引量:15
10
郭庆祝,刘丽红,苏德利.
影响船舶安全营运的人为因素分析及环境评价[J]
.珠江水运,2006(3):25-27.
被引量:5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2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