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台湾地区青春电影作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电影类型,其色彩运用不仅反映了青春的多重意象,也折射出时代变迁与地域文化的交融。这些影片从视觉到叙事打破传统青春片的“残酷物语”,以温暖柔和的光线和丰富的场景色彩塑造出具有诗意的青春记忆,展现出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在地美学。目前学界针对新世纪的台湾地区青春电影色彩规律的讨论大部分是基于理论研究的主观评价,缺乏客观的量化数据支撑。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计量电影学方法对台湾地区新青春电影色彩进行量化分析,结合理论研究,试图对该类型电影的色彩风格及审美特征进行探讨。研究丰富了台湾地区电影色彩美学的理论体系,揭示了色彩作为叙事语言的重要意义,同时为电影艺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文化传播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践借鉴。
基金
2023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中国早期电影中形式元素的计量学研究(1922-1937)”(23YJC760145)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孙畅,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影艺术史论;叶晓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像自动化分析、影视理论与美学、科普艺术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