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苗族银饰的系统性分析,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学习算法对传统苗族银饰图像进行深度学习与特征提取,实现苗族银饰纹样特征的量化与个性化重组训练,提出一种湘西苗族银饰+人工智能的创新设计方法。结果表明,AIGC技术可有效推动传统苗族银饰纹样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创新,显著提高了纹饰设计的多样性、原创性与文化辨识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实践提供了新的参考路径,为相关非遗项目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非遗的当代传承模式,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
出处
《天工》
2025年第23期42-45,共4页
基金
2024年湖南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人工智能赋能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立项号:S202410554383)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人工智能赋能湘西苗族银饰锻造技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025JJ50731)。
作者简介
关红,女,1970年生,广西桂林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艺术管理、民间美术;朱伊栋,男,2004年生,浙江乐清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艺术设计;雷劝,男,1990年生,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人工智能、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