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角闪石的热释光性质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普通角闪石是一种多见的矿物,主要出现于火成岩、变质岩,在第四纪沉积物中亦占有一定的比例。我们从一块岩心中分选出1g左右的普通角闪石单矿物,取其粒径<74μm的晶体,沉积在φ=10mm的铝园片上,制成样品,用于热释光测定。
作者
李虎侯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出处
《科学通报》
1987年第18期1410-1412,共3页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关键词
角闪石
热释光
第四纪沉积物
矿物
火成岩
变质岩
分类号
P575 [天文地球—矿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6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26
1
郑公望.
热释光及其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J]
.石油勘探与开发,1993,20(4):49-51.
被引量:18
2
宋利鹤,洪光.
冰洲石晶体的抛光研究[J]
.光学技术,1994,20(3):31-32.
被引量:3
3
李鹤庆.
油气垂向运移的形迹[J]
.物探与化探,1994,18(6):426-430.
被引量:9
4
宋兆昌.
我国首次发现冰洲石-方解石巨晶、超巨晶群体及形成机制探讨[J]
.中国岩溶,1994,13(4):383-394.
被引量:1
5
曹王敏贤,郑公望.
双峰法热释光测年[J]
.核技术,1995,18(1):55-60.
被引量:2
6
朱炳球,余慧,刘海生.
油气勘查中非常规综合物化探方法的优化组合及其成效[J]
.物探与化探,1996,20(4):265-273.
被引量:6
7
王南萍,王平,程业勋,章晔.
第四纪沉积物天然热释光测量勘查深部油气藏的方法原理及应用[J]
.现代地质,1996,10(4):543-549.
被引量:9
8
朱成明,金志升,蔡恩照,黄智龙,邓华兴.
曲边冰洲石的发现及其矿床成因的探讨[J]
.矿物学报,1996,16(3):253-256.
被引量:5
9
李虎侯.利用石英的热释光测定年代的技术.热释光断代[M].HongKong:ScientistPressInternational,Inc.,1999,77-79.
10
李虎侯.石英110℃热释光峰的性质.热释光断代[M].HongKong:Scientist Press International,Inc.,1999,99-101.
引证文献
3
1
韩佳,卢新卫.
天然冰洲石的热释光特性[J]
.固原师专学报,2005,26(3):21-24.
被引量:1
2
卢新卫,韩佳.
冰洲石120℃热释光峰特性[J]
.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40(5):517-520.
被引量:3
3
郑公望,张宝红,朱忠礼,汪新兰,任秀生,田昭舆.
释光方法在油气勘查中应用的新探索[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3,23(3):73-76.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7
1
卢冰,张富元,章伟艳,潘建明,金海燕,吴必豪.
天然热释光技术在南海东部表层沉积物油气潜力勘查中的应用[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25(3):103-112.
被引量:4
2
张丽娇,叶树林,刘庆成.
土壤天然热释光测量在寻找滑坡体边界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地质学报,2006,14(6):815-818.
被引量:3
3
吕华华,石学法,吴永华,杨刚,魏建伟,王湘芹.
北太平洋赤道海域表层沉积物的热释光特征及其指示意义[J]
.海洋学报,2007,29(3):162-171.
被引量:2
4
达雪娟,高柏原,伊海生.
碳酸盐矿物和碳酸盐岩天然热释光的实验研究[J]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9,31(1):58-63.
被引量:6
5
张彬,魏明建,何友兵,刘超,周锐,张永栋.
辐照剂量增量对泥石流物质热释光等效剂量的影响[J]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2,32(4):485-488.
被引量:1
6
高金荣,胡超涌.
碳酸盐岩热释光作为古环境替代指标:机遇和挑战[J]
.地质科技情报,2013,32(6):7-13.
7
印莉虹,乔森,潘璐,王亚芳.
方解石三维热释光特性研究[J]
.矿物学报,2021,41(3):301-311.
1
短讯[J]
.科学通报,1958(14):447-448.
2
丁国瑜,高维明,黄述银,吴裕文.
第四纪沉积物颜色的测定方法及其应用[J]
.科学通报,1964(3):259-262.
被引量:2
3
欧英娟,李如意,洪鸿加,林仰璇,罗杰,刘敬勇.
汕头市土壤中镉的空间分布特征、影响因素及来源解析[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5(10):131-142.
4
熊毅,席承藩.
华北平原第四纪沉积物的性质及其演变[J]
.科学通报,1957(6):173-174.
被引量:3
5
郭江涛.
干湿循环作用下黄土强度特性研究进展与展望[J]
.价值工程,2025,44(29):4-7.
6
李虎侯.
一种方解石的热释光性质[J]
.科学通报,1984(24):1524-1525.
被引量:5
7
王维达,周智新.
热释光测定年代中用TLD测量α年剂量研究[J]
.科学通报,1983(13):807-809.
被引量:2
8
李虎侯.
用石英的热释光测定出的马兰黄土的形成年龄[J]
.科学通报,1985(11):862-864.
被引量:5
9
赵举兴,张书光,林淑珍,叶俊,张鹏,李长安.
福建益溪源区第四纪沉积环境及其对益溪河发展过程的指示[J]
.地质论评,2025,71(5):1461-1472.
10
李虎侯,周绪纶,李更生.
晚近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碳酸钙的热释光年龄[J]
.科学通报,1988(10):775-778.
被引量:3
科学通报
1987年 第1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