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牙列缺损患者经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口腔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 探究牙列缺损患者经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口腔感染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通化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口腔种植修复的80例牙列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口腔种植修复后口腔感染检测及药敏试验分析结果分为未感染组(53例)和感染组(27例)。分析感染组患者口腔病原菌的分布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牙列缺损患者经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口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7例感染组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氏阳性菌22株,包括链球菌属11株、葡萄球菌属9株、放线菌属2株;革兰氏阴性菌5株,包括牙龈卟啉单胞菌4株、福赛坦氏菌1株;厌氧菌6株;真菌5株。两组患者性别、文化程度、酗酒史、高血压史、种植位置、种植体长度、种植体直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感染组患者年龄≥50岁、有吸烟史、有糖尿病史、运动频率为1~2次/周、牙列缺损时间>12个月、缺牙颗数≥3颗、有牙周病史、修复体材质为全瓷冠、近3个月内使用过抗生素、口腔护理频次<2次/d、高营养风险的占比均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有糖尿病史、牙列缺损时间>12个月、有牙周病史、高营养风险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患者经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口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经口腔种植修复的牙列缺损患者术后发生口腔感染的风险较高,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其中链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及牙龈卟啉单胞菌为主要致病菌。年龄≥50岁、有糖尿病史、牙列缺损时间>12个月、有牙周病史、高营养风险均为影响牙列缺损患者经口腔种植修复后发生口腔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针对性感染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提升治疗成功率。
作者 金光海
出处 《大医生》 2025年第14期68-71,共4页 Doctor
作者简介 金光海,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口腔种植修复。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8

二级参考文献88

共引文献2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