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中原文化对外交流互鉴的历史中,丝绸之路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将这一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先秦中原文化在交流中实现整合,开始由近及远地与周边地域进行交流。陆上丝路的开通,使中原可以通过商贸与西域进行间接文化交流。东汉至北魏,中原成为全国政治、文化与商业中心,成为陆上丝路的文化“端口”。中原文化形成提领周边,连通边疆的对外交流格局。隋唐以降,随着中原在丝路中角色的变化,以及陆上丝路的沉寂,中原文化对外交流格局发生转变,其利用海上丝路等新兴商道延续了自身文化枢纽的功能。中原文化始终保持开放态度与文化互动,塑造了中华文明的开放性格。地域文化的交流互鉴也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内在动力。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调研2024年度重大项目(2024GQZD002)。
作者简介
苑苑,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理论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国家治理史,北京,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