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多向度的“革命”:马克思革命话语叙事的旨趣变迁

Multi-dimensional“revolution”:The Change of Purpose of Marx's Revolutionary Discourse Narrative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哲学革命、政治革命到社会革命的场域变革与前提转换,构成了马克思“革命”话语的多重表达。基于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批判性反思,马克思将哲学研究视角转向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为新世界观的出场开辟了现实场域。可以说,马克思以哲学的方式表达出革命的意愿,使“革命”这一概念从纯粹的哲学话语叙事中脱离出来,形成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的内容样态。文本语境下,哲学革命为政治革命锻造了理论武器,政治革命则为社会革命创造了必要条件,三者相互衔接、层层递进,共同指向普遍的“人的解放”这一终极旨趣,诠释了马克思革命话语的深刻内涵。
作者 蒋占峰 吴昊 Jiang Zhanfeng;Wu Hao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60,共9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国共产党开展党内集中学习教育的历史考察与经验启示研究”(项目编号:23BDJ110) 河南省党的教育政策研究课题“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5-DDJYZC-02)阶段成果。
作者简介 蒋占峰: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0

共引文献3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