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言的阁楼及其他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对于小说《繁花》的语言,援引汪晖关于方言和地方性的讨论来分析沪语写作问题,或者认为小说以韵文为骨架,并重点分析其中散布的诗词韵语,都是颇具启发性的思路。我也有一个悬想,即金宇澄通过《繁花》的写作搭建了一个语言的阁楼,其中诸多文学语言现象都非常值得分析。在最初的写作过程中,因为连载于弄堂网的文字域这一特殊的分众版块,小说不免具有沪人以沪语写沪人沪事给沪人看的小众特点,但随着作者很快发觉连载的不是单纯的分众文学生产产品,更多的是当代文学意义上的长篇小说,《繁花》就不只是网络文学或沪语文学了,它只是出现在网络时代,带有网络时代的印痕,也只是出现在沪语沪人沪事的形制里,带出了沪语文学的历史和上海性的建构。
作者 李国华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处 《文艺争鸣》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3,共2页
  • 相关文献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