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语文变革与现代国家:一个历史的回顾

Language Change and the Modern State:A Historical Review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国近代以来的语文变革一开始就被看作是国家现代化的一部分。中国现代化的政治方案时有竞争、冲突甚至推倒重来,但通过语文变革来推动社会和政治转型的理念却贯穿始终,尽管其指向不断修正,却从未中断。相比政治上的革命而言,是一条更为连贯的历史线索。语文变革方案为社会危机身份认同的变化所驱动,又受到汉语语文特性的限制,并从语言使用的反馈中不断调整手段和目标。突破语言学内部研究和社会历史外部研究的隔离状态时,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作者 武春野 Wu Chunye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57,共7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汉字文化圈国家的比较研究”(21FYYB06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武春野,女,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文学博士。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7

  • 1《论语·子路》,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
  • 2[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 3福建日报编写组.《新农村呼唤新农民》,《福建日报》2006年5月11日第1版.
  • 4[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17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5集体编写《普通话常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7年版,第20页.
  • 6王力:《谈谈学习普通话》,原裁《时事手册》1956年第6期.
  • 7改革出版社编《普通话论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版,第1页.
  • 8JoshuaAFishman:《语言社会学》,黄希敏译,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1年版,第28页.
  • 9文字改革出版社编《普通话论集》,文字改革出版社1956年版,第58-59页.
  • 10上海各机关干部学习委员会编《(机关职工业余学校M訇语课本》,新华书店华东分店,1950年.

共引文献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