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施农机报废更新是促进绿色智能先进农机替代高耗能高污染落后农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措施。基于公共财政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和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农机报废更新通过增加农业生产科技要素、淘汰低效率高排放设备以及刺激市场活跃性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推动机制,系统梳理我国农业机械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演变历程。根据政策实施的背景和特点分为管理阶段(1997—2011年)、试点阶段(2012—2019年)和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以后)3个阶段进行对比,分析政策不断优化和改进的路径。基于政策实施报废资金使用和报废机具结构的现状,分析农机报废更新政策目前存在报废管理工作效率低、政策宣传力度弱、回收资源分布不均衡、农机身份确认难、补贴力度弱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重视程度和推广宣传力度、建设高效率报废回收系统平台、灵活调整报废补贴机具目录以及促进“优机优补”与报废更新有机衔接等建议。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78-284,共7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农业农村部委托课题:农机化行业发展监督指导项目(编号:20240018)。
作者简介
沈诗逸(1998-),女,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要素结构与农业机械化研究。E-mail:shenshiyi@caas.cn;通信作者:曹光乔,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农业工程、农村经济研究。E-mail:caoguangqiao@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