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以无人机、动力伞、航模等为代表的“低慢小”目标(低空、慢速、小体积飞行器)在物流运输、农业植保、应急救援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值得注意的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飞鸟群体因其相似的物理特性,同样被纳入低空安防体系重点监测的“低慢小”目标范畴。这些空中目标共同构成了低空经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推动社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引擎。据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突破3万亿元,深圳、上海等城市已率先实现高频次无人机物流配送,低空载客航线逐步投入运营。
出处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83-786,共4页
Journal of Signal Processing
作者简介
陈小龙,男,1985年生,山东烟台人。海军航空大学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低慢小目标检测、海上目标检测与识别、雷达智能信号处理等;陈唯实,男,1982年生,天津人。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鸟击防范、低空监视、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等;王锐,男,1985年生,山西太原人。博士,北京理工大学雷达技术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昆虫雷达信号处理;关键,男,1968年生,辽宁锦州人。海军航空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雷达目标检测与跟踪、侦察图像处理和信息融合;陈曾平,男,1967年生,福建福清人。中山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软件化雷达、宽带电磁频谱监测等方向科研与教学;黄磊,男,1975年生,广东吴川人。深圳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单比特雷达、雷达微系统、雷达信号处理;史治国,男,1978年生,江苏扬州人。浙江大学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阵列与多通道信号处理、信号探测与识别、无线感知;张小飞,男,1977年生,江苏淮安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阵列信号处理、通信信号处理;周良将,男,1981年生,湖南新田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定量化雷达系统技术、智能雷达信号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