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目标导向的俯卧位通气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伴压力性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分析基于目标导向的俯卧位通气护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伴压力性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ARDS伴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仰卧通气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目标导向的俯卧位通气护理,对比2组患者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95.73±7.22)h、呼吸困难消失时间为(2.19±0.38)d、住院时间为(15.43±2.39)d,均短于对照组的(156.39±10.72)h、(3.54±0.43)d、(21.53±2.67)d(P<0.05)。干预后,观察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为(13.25±0.19)kPa、心率(heart rate,HR)为(90.15±10.27)次/min,与对照组的(13.06±0.63)kPa、(88.16±10.05)次/min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_(2))为(98.12±8.22)%、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为(66.25±5.14)mmHg(1 mmHg=0.133 kPa)、氧合指数(PaO_(2)/FiO_(2))为(198.24±11.13)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87.54±10.03)%、(60.13±8.04)mmHg、(182.12±10.09)mmHg(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结论对ARDS伴压力性损伤患者采用基于目标导向的俯卧位通气护理,可快速改善其呼吸功能,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促进患者病情尽快恢复。
出处 《基层医学论坛》 2025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作者简介 龚华峰(1987-),男,福建泉州人,本科,副主任护师,主要从事重症护理方面的研究;通信作者:郑梅梅(1988-),女,福建厦门人,本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重症监护室护理方面的研究。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二级参考文献114

共引文献556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