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孟子提出的“人性本善”论认为,人的天赋中存在着与生俱来、无须外烁的“善性”或“善端”。进化论及其衍生的进化伦理学通过大量的实证观察和科学研究证明:道德本能是动物在其进化过程中通过群体自然选择而形成的遗传禀赋,这就等于确证了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人类必然是“先天”具有“善端”的。这一经验科学研究结论,对西方人而言是从根本上颠覆了“上帝造人”并赋予其善性的观念;但对中国人而言,则是为其数千年来固有的“人性本善”信念“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从而使这一传统信念能够一如既往地给予“我们毫不踌躇、立即听从的力量”。在这种背景下,从着力以现代科学研究成果印证孟子的“人性本善”论,进一步扩展到以自然辩证法视野,对儒家道德哲学思想体系进行梳理和重构,使其全面呈现出契合于现代科学理性精神和现代哲学思辨方法的“本来面目”,或许可以为儒学的返本开新找到一条更契合于当今的科学昌明时代的路径。
出处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Journal of Guangdo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
基金
2023年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基金项目“共产党人‘心学’研究”阶段性成果(2023WTSCX286)。
作者简介
方绪银(1962.2-),男,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中共广东茂名市委党校原常务副校长、二级巡视员,研究方向:党史党建,共产党人的心学理论与方法;姚大斌(1975.9-),男,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校长,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葛翠茹(1969.5-),女,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负责人,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