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建筑营造技艺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凝聚深厚历史记忆,体现独特工艺智慧与文化内涵。侗族风雨桥的营造是乡土社区活动的大事,建桥的过程也是社区整合、增强社区或地区认同的过程。掌墨师作为这一技艺的核心人物,通过“无形设计”确保建筑的稳固,将民俗活动与宗教信仰融入建筑中,体现建筑与社区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近年来,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契机,BIM(建筑信息模型)。
基金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广西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数字化传承创新研究——以三江侗族木构建筑为例”(编号:YCSW2024281)研究成果
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高校创新创业专项课题“数字时代设计专业校企双师队伍建设路径与适应性研究”(编号:2023ZJY142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莫超娟,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易诗雅,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通讯作者:刘海伟,广西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高级工程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