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琴外之音:宋代山水画中“听琴”意象的倾听结构与审美理想

The Sound Beyond the Qin(Zither):The Auditory Structure and Aesthetic Ideal of the Imagery of“Listening to the Qin”in Song Dynasty Landscape Paintin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琴乐”作为古代士人音乐创作的重要类型,在其漫长的艺术实践与审美建构中,逐步形成了以“听琴”为主题的文化意象。隋唐时期,士人对于琴文化的探讨开始由文学扩大到绘画领域,“山水琴音”成为宋代山水画中的热门主题。在宋代诗画论的倡导与影响下,宋代山水画中的“听琴”意象不同于一般的听琴描绘,是宋代士人音乐感知与听觉意识在绘画中的自觉。画家于图像中建立“听觉性”的音乐空间与倾听结构,使山水-琴乐-士人之间形成了和谐的自然秩序,从而唤起观者的听觉想象与哲思精神。在宋代山水画对听琴意象的表达中,还蕴含着宋代士人的察物自省与心物合一的听物文化,以“听觉”引领视觉的感知方式继而构建起中国士人的审美体系与实践方向。
作者 王天乐 金婷婷 Wang Tianle;Jin Tingting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9,共8页 Journal of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山水美学话语西传路径及其影响研究”(23&ZD23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山水画隐逸叙事研究”(24YJC76012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王天乐,中山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艺术学博士;通讯作者:金婷婷,中山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7

  • 1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总目次第三卷第1—4期(总第9—12期)[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3(4):120-124. 被引量:1
  • 2[1][加拿大]埃里克@麦克卢汉,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10.
  • 3[2][美国]David Michael Levin:The Listening Self[M].Routledge,1989.
  • 4[5][日本]铃木大拙,[美国]佛洛姆.禅与心理分析[M].孟祥森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 5[6][法国]雅克@德里达.多义的记忆[M].蒋梓骅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 6[7][德国]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9.
  • 7[8][美国]John Dewey.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s[M].0hio University,1954.
  • 8[12][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 9[15][法国]贾克@阿达利.噪音:音乐的政治经济学[M].宋素凤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 1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吴寿彭译.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共引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