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聚落文化景观是反映区域文化景观差异的显著标志,其中最直接、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传统村落的文化景观。云南乃至全国范围内,在宏观、中观及微观层面上都有学者进行区划研究,但这些研究在对云南进行区划时,更多关注地区范围的共性问题,而忽略了云南少数民族数量多分布广但聚集小的个性问题,尤其是对云南边境地区鲜有研究。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云南边境地区的文化景观个性问题,基于云南边境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多样性、地域性、稳定性、典型性和综合性等特点,以相对一致性原则作为文化景观区划分的主导性原则,综合考虑地域完整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以景观基因的视角将云南边境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空间划分为4个文化景观民族区:滇东南低热民族区、滇西亚热民族区、滇西南湿热民族区、滇西北高寒民族区;以及10个文化景观民族亚区。最后,本研究结合自然因素、历史人文因素两大驱动因子,分析云南边境地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形成该区划结果的原因。
出处
《农业与技术》
2025年第6期130-137,共8页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y
基金
云南省学位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2021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项目民族园林(传统村落保护规划)教学案例库”(项目编号:云学位[2021]18号)。
作者简介
陈婉晴(1999-),女,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风景园林文化景观;通信作者:张云(1973-),男,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