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战后鹿地亘返回日本,致力于战后重建和民主化。1951年被美军以“担任苏联间谍”为由非法逮捕,卷入所谓“鹿地事件”。诉讼持续近二十年,最终于1969年被判无罪。诉讼期间鹿地亘并未停止学术工作,“从1947年开始写了20本专著,向日本社会介绍了抗战时期的中国和中国人,以及日本士兵在中国开展的反战和平活动,在消除日本对中国的误解上产生了反响”[2]。返回日本时,鹿地亘带回大量抗日战争一手资料。丸山升等成立“鹿地亘资料调查刊行会”,1994—1995年陆续出版十三卷本《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资料》。
出处
《文化与诗学》
2024年第1期71-98,共28页
Culture and Poetics
作者简介
鹿地亘(1903-1982,本名濑口贡),日本左翼活动家、作家。1933年担任纳普(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同盟)最后一任书记,并撰写解体声明。此后被捕入狱,出狱后于1935年逃往中国。在上海结识鲁迅,受其关照,并担任《大鲁迅全集》部分翻译工作。鲁迅去世时,鹿地亘是十二名抬棺者之一。抗日战争期间,他与妻子池田幸子一同在国民政府任职,从事反战和平工作。井上桂子《中国で反戰平和活動をした日本人——鹿地亘の思想と生涯》一书,对此有详细介绍;桑浩哲,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