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缺血性心脏病是在全球范围内导致心血管疾病相关死亡的重要原因,近年来发生率逐年上升[1]。早期再灌注治疗,如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溶栓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显著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病死率[2]。然而,恢复缺血组织的血液供应可能反而会加重心肌的结构和功能障碍导致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3]。线粒体是心脏I/R损伤的核心参与者。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7-379,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Geriatric Heart,Brain and Vessel Diseas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2200305)。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梁馨月,Email:liangxinyue@email.s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