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AI时代电影艺术的变革:超现实体验与叙事重构 被引量: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崛起为电影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其超越物理现实的限制,创造出奇幻而沉浸的视觉体验。这种技术奇观不仅重新定义了电影的“可观看性”,使其从单纯的视觉欣赏转变为观众参与的互动媒介,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类感知与情感的深刻反思。AIGC通过创新的叙事结构和个性化的观影体验,促使观众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故事的共创者,打破了传统叙事的线性框架。然而,这一技术进步也带来了对电影艺术同质化与机械化的担忧,可能削弱作品的深度与独特性。因此,未来的电影创作应在技术与人类情感之间寻求平衡,确保艺术作品的丰富性与复杂性,从而推动电影艺术持续发展与繁荣。
作者 彭勃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8-197,共10页 Jiangxi Social Sciences
作者简介 彭勃,兰州大学文学院博士生(甘肃兰州730000),伊犁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讲师,融媒体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疆伊犁835000)。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55

  • 1刘朝谦,杨帆.人工智能软体“写诗”的文艺学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2):155-167. 被引量:7
  • 2许鹏.论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特殊内容与方法[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21(1):148-154. 被引量:51
  • 3彭锋.日常生活审美化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4(4):69-73. 被引量:23
  • 4黎萌.《分析传统下的电影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5B. Gaut, "Film" , J.Levinson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 pp.627--43.
  • 6K. Walton, "Transparent Pictures", Critical Inquiry, (1984) , vol. 11, pp.246-76.
  • 7N. Goodman,. Language of Art, Indianapolis: Hacket, (1981 ), pp.4-7, 4-5, 4.
  • 8E.H.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图画再现的心理学研究》,214页.
  • 9J. Levinson, Jerrold (ed.),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 Oxford: Oxford UP. (2003),p.200.
  • 10A. Danto, "The Pigeon within Us All: A Reply to Three Critics"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2001), vol. 59, 1, p, 40.

共引文献70

同被引文献33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