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传播美学视域下博物馆信息可视化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博物馆是民族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博物馆数字化建设中,信息可视化设计以其直观性、互动性、图形化的语言表达有效提升了馆藏资源的文化传播效果。有关人员从传播美学的视角分析信息传播媒介、传播方式及用户体验,探索博物馆信息可视化设计策略,能够提升博物馆馆藏资源的文化传播效能。
作者
高昂
冀文杰
机构地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黑龙江大学
出处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24期90-92,共3页
Art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传播美学
文化传播
信息可视化
博物馆
分类号
G2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1
鲁晓波,卜瑶华.
信息设计的实践与发展综述[J]
.包装工程,2021,42(20):92-102.
被引量:31
2
陈焱松,王之纲.
基于科学可视化的自然科学博物馆展示设计策略研究[J]
.中国博物馆,2022(1):113-118.
被引量:8
3
无.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1]43号)[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1(33):21-36.
被引量:14
4
王健荣.
陌生化语境下信息可视化研究框架构想[J]
.装饰,2020(6):126-127.
被引量:3
5
沈业成.
关于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思考[J]
.中国博物馆,2022(2):19-24.
被引量:18
6
朱敏.
中小型博物馆的数字化博物馆建设探析——以常州博物馆为例[J]
.东南文化,2020(3):183-188.
被引量:34
7
付丽霞.
数字时代博物馆版权例外制度的困境与出路[J]
.东南文化,2022(1):185-190.
被引量:5
8
本刊记者,冯宪光,姜飞,李心峰,王廷信,喻国明.
传播美学:传播学的专业探索与学科延伸[J]
.编辑之友,2022(7):5-12.
被引量:6
9
鲍懿喜,饶锎月.
媒体泛化视角下生活美学的设计传播范式[J]
.美术观察,2023(8):78-79.
被引量:2
10
陈志生.
技术美学赋能:总台北京冬奥会报道跨文化传播研究[J]
.电视研究,2022(3):27-3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杨超,李兰.
博物馆数字资产管理系统中数据的管理——以中国国家博物馆为例[J]
.博物馆管理,2020(4):18-25.
被引量:11
2
王春法.
关于智慧博物馆建设的若干思考[J]
.博物馆管理,2020(3):4-15.
被引量:66
3
鲁晓波.
信息社会设计学科发展的新方向——信息设计[J]
.装饰,2008(S1):130-134.
被引量:18
4
楼锡祜.
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的发展[J]
.科普研究,2008,3(4):48-52.
被引量:6
5
鲁晓波.
飞越之线——信息艺术设计的定位与社会功用[J]
.文艺研究,2005(10):122-126.
被引量:23
6
鲁晓波.
信息设计中的交互设计方法[J]
.科技导报,2007,25(13):18-21.
被引量:51
7
刘华杰.
科学传播的三种模型与三个阶段[J]
.科普研究,2009,4(2):10-18.
被引量:194
8
鲁晓波.
回顾与展望:信息艺术设计专业发展[J]
.装饰,2010(1):30-33.
被引量:15
9
高鑫.
技术美学研究(上)[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2):63-70.
被引量:68
10
刘毅.
工作室体系下的交互设计教学初探——以广美交互设计工作室为例[J]
.装饰,2013(3):143-144.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127
1
陈娱,付志勇.
科幻展览中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多维探索[J]
.新疆艺术(汉文),2024(5):29-35.
2
贺谭涛,周一诺,杨璐羽.
面向文化数字化的档案机构数字转型策略研究——基于Europeana《战略2020-2025:赋能数字变革》的启示[J]
.山西档案,2023(2):68-74.
被引量:2
3
陈梁怡,王崇东,广颖业.
基于扎根理论分析游客食物浪费原因及设计介入路径[J]
.工业设计研究,2023(1):107-119.
4
张立红.
新时代博物馆展览数字化转型之初探——以南京博物院为例[J]
.东南文化,2023(S01):86-93.
被引量:6
5
向往,匡小荣.
信息可视化下展陈设计中的表达方式研究[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4):57-59.
被引量:1
6
张定忠,陈昕.
’99“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获奖论文观点综述[J]
.经济学动态,2000(3):40-45.
被引量:1
7
王明威.
论博物馆数字化与智慧化建设[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2020(8):394-395.
8
易军.
浅析如何提升博物馆文创大赛影响力——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为例[J]
.文化产业,2020(15):159-160.
9
潘颉,王盼盼,马熠凡.
智媒化展示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与趋势研究——以上海科技馆为例[J]
.市场周刊,2021,34(1):33-35.
被引量:5
10
罗娜.
中小城市博物馆的现状及建设思路探究[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22):132-13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
1
刘明星,王歆音,孟媛,丁雪竹.
“双减”政策下专题博物馆科普教育路径研究——以中国园林博物馆为例[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2(5):40-48.
被引量:4
2
蒙倩彬,晏忠.
基于文化性表达的专题博物馆外部空间设计研究——以南京城墙博物馆设计为例[J]
.建筑与文化,2024(5):43-45.
被引量:1
3
朱晓娟.
传统地域文化赋能媒体传播力的策略[J]
.新闻文化建设,2024(14):109-111.
被引量:1
4
赵金涛.
地域文化视角下齐文化的数字化传播策略[J]
.人文天下,2024(6):32-38.
被引量:1
5
金浏河,郑紫妍.
温州市民办博物馆文旅融合发展综论[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4(12):54-61.
被引量:1
6
杨璐妃,陈跃.
基于元宇宙的文化遗址数字化传播研究[J]
.传播与版权,2024(22):54-57.
被引量:2
7
刘金萍.
专题博物馆数字化建设路径分析——以大足石刻博物馆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20):73-76.
被引量:1
8
伏金兰.
浅析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22):112-115.
被引量:3
9
韩艺林.
博物馆教育类影像的类型和特点——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
.影视制作,2024,30(12):72-76.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唐子烨.
新媒体时代专题博物馆传播地域文化的路径研究——以殷墟博物馆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5,46(3):5-8.
1
温瑀,刘冰冰,张建永.
传播美学视域下奥运会颁奖用花文化解读[J]
.丝网印刷,2024(20):87-89.
2
郑虹.
试析“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的美学创新探索[J]
.视界观,2024(10):0115-0117.
3
高金宏.
博物馆文物保护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发展新路径[J]
.炎黄地理,2024(7):166-168.
4
李银萍,王晗.
博物馆文创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以西安博物院为例[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7):66-69.
被引量:2
5
张智慧,赵世卓,许梦媛,陈琛,白建强.
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趣味性研究[J]
.网印工业,2024(2):102-105.
6
康晓萍.
新媒体背景下非遗短视频创作与传播[J]
.中国报业,2024(21):92-93.
7
陈艺玮.
文旅融合视角下美育研学旅游——以黄陵研学4.0模式为例[J]
.旅游纵览,2024(7):16-18.
8
唐倩.
文旅融合视域下博物馆研学旅行的创新路径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24(16):155-157.
9
国语.
博物馆美育课程与地方文化融合下的全面育人——以清华艺博美育课程为例[J]
.东方收藏,2024(10):113-115.
10
王昱麟.
悬疑电影的短视频营销策略分析[J]
.武汉广播影视,2024(12):0059-0061.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 第2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