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保险业务流程
被引量:1
Reforming business flow us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出处
《中国金融电脑》
2002年第12期38-40,共3页
Financial Computer of China
参考文献4
-
1李士金,王化峰.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保险公司业务流程再造[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264-266. 被引量:1
-
2左如松,朱岩华,姜振泉.岩石临界抗渗强度的测定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30(6):38-41. 被引量:13
-
3姜振泉,季梁军.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2):153-156. 被引量:75
-
4刘汉湖,裴宗平,郑世书,郭敬波,冯赞尧,田振洪,黄小敏.带压开采时隔水层的隔水能力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8,10(2):40-4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12
-
1李世平,李玉寿,吴振业.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对应的渗透率-应变方程[J].岩土工程学报,1995,17(2):13-19. 被引量:105
-
2[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5/7/20/210342.pdf,2005-07-23.
-
3[6]中国保监会上海办公室.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保险信息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09-113.
-
4张金才,岩体渗流与底板突水,1997年
-
5许学汉,煤矿突水预报研究,1991年
-
6周维垣,高等岩石力学,1990年
-
7Elsworth D,Geothermics,1989年,18卷,691页
-
8刘汉湖,裴宗平,郑世书,郭敬波,冯赞尧,田振洪,黄小敏.带压开采时隔水层的隔水能力研究[J].中国煤田地质,1998,10(2):40-43. 被引量:10
-
9姜振泉,季梁军.岩石全应力-应变过程渗透性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1,23(2):153-156. 被引量:75
-
10马惠良,何杭瑾.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保险业务流程[J].中国金融电脑,2002(12):38-4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88
-
1冯子军,赵阳升,万志军,李根威,王冲,张源.热力耦合作用下无烟煤变形过程中渗透特性[J].煤炭学报,2010,35(S1):86-90. 被引量:11
-
2丁幸波,章冲,明治清,徐景茂.低强度模拟锚固材料抗弯荷载-位移全过程曲线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3,34(S1):228-233. 被引量:2
-
3李连崇,唐春安,杨天鸿,杨春和,张永彬.FSD耦合模型在多孔水压致裂试验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23(19):3240-3244. 被引量:10
-
4叶源新,刘光廷.岩石渗流应力耦合特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14):2518-2525. 被引量:47
-
5董青红.薄煤层底板采动影响深度规律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A01):5237-5242. 被引量:9
-
6周辉,冯夏庭.岩石应力–水力–化学耦合过程研究进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6,25(4):855-864. 被引量:24
-
7夏筱红,杨伟峰,崔道伟,刘浪涛,赵娟娟,赵朋朋.采场底板岩石渗透性试验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6,33(3):20-22. 被引量:10
-
8赵连涛,于旭磊,刘启蒙,胡戈.煤层底板岩石全应力—应变渗透性试验[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6,34(6):37-40. 被引量:15
-
9杨伟峰.烧变岩石伺服条件下渗透特性试验研究[J].矿业研究与开发,2007,27(1):79-81. 被引量:4
-
10刘启蒙,李文平,徐浚,姜广路,程伟,赵舒斌.模拟煤层开采岩石渗透性试验研究[J].能源技术与管理,2007,32(2):5-7.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3
-
1[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EB/OL].http://www.cnnic.net.cn/uploadfiles/pdf/2005/7/20/210342.pdf,2005-07-23.
-
2[6]中国保监会上海办公室.网络经济条件下的保险信息化[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109-113.
-
3施建祥.基于业务流程变革的保险再造[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25(2):22-25. 被引量:3
-
1罗川.保险公司“小金库”治理对策[J].中国审计,2011(1):78-78.
-
2李昊文,张随.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49-49.
-
3李千里.管理会计在银行业的深入应用[J].金融电子化,2003(1):88-89.
-
4杨向东.数据存储——深化金融电子化的奠基之石[J].华南金融电脑,2002,10(3):13-15.
-
5马雪彬,林升平.商业银行ATM发展策略研究——基于对我国12座城市的问卷调查[J].金融管理与研究(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09(8):26-29.
-
6毛宛苑.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与监管[J].中国金融,2016(11):21-23. 被引量:8
-
7吴姝.《保险法》修订及行业影响初步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7):46-47.
-
8袁利群.鼓励企业集团实施产融结合[J].中国银行业,2016,0(3):28-28.
-
9康勇.转型时期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J].新疆财会,2001(2):15-16.
-
10张文明,张岩.以客户为中心——银行保险的发展之路[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12):1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