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了解不同覆膜材料对陕北沙区马铃薯产量及土壤微生物特性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探究白色降解地膜(WD)、黑色降解地膜(BD)、白色聚乙烯地膜(WP)、黑色聚乙烯地膜(BP)、不覆膜(CK)等5种覆膜处理对马铃薯产量、耕层土壤细菌相对丰度、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BD处理的马铃薯产量、单株薯数和单株薯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其商品薯率显著高于WD、WP、CK(P<0.05)。BD、BP处理的马铃薯耕层土壤细菌OTU数量高于其他处理,且BD处理的土壤细菌Shannon指数和Simpson指数最高。BD处理下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最高,芽单胞菌门、蓝菌门和热原体门的相对丰富最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细菌OTU数量与马铃薯产量指标均呈正相关,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与单株薯数和商品薯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芽单胞菌门和蓝菌门的相对丰度与马铃薯产量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热原体门的相对丰度与单株薯数呈显著负相关(P=0.043<0.05)。综上,黑色降解地膜覆盖可增加马铃薯耕层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调节细菌群落结构,有助于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是适宜陕北沙区马铃薯高产栽培的覆膜材料。
出处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28-234,共7页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4176301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编号:2021YFD1600602)。
作者简介
王雯(1982-),女,甘肃酒泉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E-mail:wangwen20080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