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孔子仁智关系论探析

On Confucian Theory of Benevolence-Wisdom Relationshi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论语》中,尽管仁与智具有多重含义,但孔子在讨论仁智关系时,主要是在具体美德层面上展开的。在孔子看来,作为美德的仁与作为美德的智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仁是一种情感美德,强调的是对他人的关爱与同情;而智是一种理性美德,强调的是在具体情境中作出正确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的能力。其次,仁强调的是意志上的努力和对道德信念的坚守;而智追求的是行为的适宜性,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的灵活变通。最后,仁德的养成主要依赖于道德实践,而智德的养成主要依赖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二者的联系在于,仁的实现要以智为基础,离开智,仁心难以转化为仁行,甚至仁心可能办坏事;而智在逻辑上蕴含着仁,一个真正的智者必然会依仁而行、择仁而处。在孔子看来,理想人格必须建立在仁与智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同时也只有在追求理想人格的过程中,仁与智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与统一。
作者 高爱枝 Gao Aizhi
出处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7-123,共7页 Studies in Ethics
作者简介 高爱枝,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46

  • 1高明.帛书老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6..
  •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7..
  • 3Hans Kung & Julia Ching. Christianity and Chinese Religions[M]. Doubleday and Collins, 1989.
  • 4Robert J. Sternberg (ed) Wisdom: its nature, origins, and development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 5Burton Watson. The Complete Works of Chuang Tzu [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8.
  • 6Holliday S G & Chandler M J. Wisdom: Exploration in adult competence [M]. Basel, Switzerland: Karger, 1986.
  • 7Sternberg R J . Implicit theories of intelligence, creativity,and wisdom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5,49, (3).
  • 8Sarah Allan. The Way of Water and Sprouts of Virtue[M].New York:SUNY Press, 1997.
  • 9.《孟子·尽心上》[M].,..
  • 10.《孟子·离娄上》[M].,..

共引文献8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