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排石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于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观察排石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于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排石颗粒联合组和坦索罗辛组,各50例。2组均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治疗,坦索罗辛组术后给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排石颗粒联合组术后给予排石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比较2组排石情况、血尿持续时间、开始排石时间、停止排石时间,术后3 d、7 d、14 d数字模拟评分法(NRS)评分,术前、术后14 d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术前、术后3 d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后续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排石颗粒联合组术后3 d、7 d、14 d排石率及14 d完全排石率均高于坦索罗辛组(P<0.05);排石颗粒联合组血尿持续时间、开始排石时间、停止排石时间均短于坦索罗辛组(P<0.01);排石颗粒联合组术后3 d、7 d、14 d NRS评分均低于坦索罗辛组(P<0.01)。术后14 d,2组CRP及IL-6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排石颗粒联合组低于坦索罗辛组(P<0.01);术后3 d,2组SCr、尿mAlb及尿β2-MG水平均低于术前,且排石颗粒联合组低于坦索罗辛组(P<0.01)。排石颗粒联合组二次体外碎石治疗及转外科手术治疗占比均低于坦索罗辛组(P<0.05或P<0.01);排石颗粒联合组与坦索罗辛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0%vs.4.00%,P=1.000)。结论排石颗粒联合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用于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促进结石排出,提升排石率,缓解疼痛及炎性反应症状,降低二次治疗和转外科手术率,可促进肾功能恢复,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 王飞
出处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34期126-128,135,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1

二级参考文献100

共引文献4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