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甘爱萍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用药规律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引起反酸、烧心、咽喉部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和并发症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可分为反流性食管炎、非糜烂性反流病和巴雷特食管3类。随着现代社会经济水平提升,饮食习惯改变,精神压力增大,患胃食管反流病人群日益增加,GERD在全球发病率约为14.8%,在中国具有典型症状的GERD患病率约为2.5%~7.8%,且呈逐年上升趋势[1]。胃食管反流病不仅发病率高,且失治误治带来的经济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代医学西医治疗上并无特效药物,目前临床上大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类药物治疗[2],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容易产生耐药性,停药后症状易反复。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24年第10期54-58,共5页 Hube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23AFD175) 甘爱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名医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人教发[2016]42号)。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祁正亮(1983-),男,湖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老年病学,E-mail:qizhengliang3245@163.com。;邓淑娟,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左婉曌,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杨萍,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2

二级参考文献207

共引文献24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