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从“有机的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超越赫斯共同体理论的三重逻辑

From“an Organic Community”to“a Union of Free People”——The Triple Logic of Marx and Engels’Transcendence of Hess’Community Theo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对赫斯“有机的共同体”理论的批判与超越,构成马克思恩格斯“自由人联合体”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环节。其一,在共同体理论的建构前提下,赫斯从“社会交往”活动出发,将这一活动归结为费尔巴哈人本学意义上的“类活动”,由此陷入了对人的本质的抽象预设;马克思恩格斯则以“物质生产”为起点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客观现实性。其二,在共同体的异化根源上,赫斯把基督教精神看作异化产生的理论根源,由此把货币看作异化产生的现实根源,指出上述双重根源导致了“货币共同体”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则从生产分工出发,指出“自然分工”才是导致共同体异化的现实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为资本主义大工业条件下的分工对人的现实和精神的双重奴役。其三,在真正共同体实现的历史主体与路径上,赫斯认为工人和资本家可以通过爱情联合起来,以社会改革实现“有机的共同体”来摆脱现实困境;而马克思恩格斯则指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所有制,推进人类历史进入“自由人联合体”阶段,才能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
作者 李成旺 靳欢欢 LI Cheng-wang;JIN Huan-huan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4,F0002,共9页 Study & Exploration
基金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项目“马克思恩格斯超越德国观念论的逻辑演进研究”(2023THZWJC09)。
作者简介 李成旺,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会副主席,兼任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副秘书长。入选2013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哲学与传统西方哲学比较、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等。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50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以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获北京市第十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奖二等奖,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第六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等。在本刊发表的论文有:《从“有机的共同体”到“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超越赫斯共同体理论的三重逻辑》(2024年第10期);靳欢欢,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