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中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Analysis of the Training Pathwa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Cross-cultural Abilities from th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is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阐述跨文化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敏感性、语言内涵、语用特征三个方面分析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的现状。探索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培养中学生跨文化能力的路径,即深刻理解英汉语言的语义差异,强化跨文化交流技能训练,采用情景教学法,重视案例教学。提出教师应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重视跨文化知识传授和交流技能训练。
作者
刘睿
Liu Rui
机构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第二十六中学
出处
《英语教师》
2024年第19期67-69,98,共4页
English Teachers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学
建构主义
跨文化能力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谷琳玉,张明玉.
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与培养路径研究[J]
.海外英语,2023(4):10-12.
被引量:4
2
林媛.
高职德语教学中的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策略[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9):123-125.
被引量:3
3
张秋华.
中外合作办学学生跨文化适应能力现状与培养[J]
.教育教学论坛,2023(13):185-188.
被引量:1
4
张雪飞.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体育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8,0(3):119-120.
被引量:2
5
张学君.
高校英语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2020,0(7):21-2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黄园园.
出国留学经历对跨文化交际情感因素的影响研究[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4,30(5):152-153.
被引量:1
2
陈夏南.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口语多媒体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7(2):122-124.
被引量:4
3
吴卫平,樊葳葳,彭仁忠.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维度及评价量表分析[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45(4):581-592.
被引量:130
4
孙丽娟.
浅谈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3(11):65-65.
被引量:1
5
胡文仲.
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
.外语界,2013(6):2-8.
被引量:452
6
范琳.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2):210-211.
被引量:3
7
樊金花.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简述[J]
.魅力中国,2014(18):170-170.
被引量:1
8
高永晨.
中国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评体系的理论框架构建[J]
.外语界,2014(4):80-88.
被引量:128
9
谭瑜,陶瑞.
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14-117.
被引量:12
10
安维彧.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培养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8(5):126-12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
1
刘洪岚.
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校园英语,2018,0(21):48-48.
2
朱伟佳.
论高校德语教学中跨文化能力的培养[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4):42-43.
被引量:3
3
周方励,任艳,田浩明,贾雪.
医学研究生国际交流意愿及行前培训需求的调查研究[J]
.中华养生保健,2023,41(12):84-87.
4
鲍永辉.
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高校日语专业实践教改策略[J]
.现代商贸工业,2024,45(8):39-41.
被引量:1
5
汤瑷宁,程丽州.
当代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困境与策略[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3(5):114-120.
6
薛璟冰.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分析对我校大学生德语教育的启示[J]
.农村青年,2019,0(1):35-36.
1
刘文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分析[J]
.语文月刊,2024(8):31-36.
2
申智奇.
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基于课程思政跨文化能力一体化培养模式[J]
.语言与教育研究,2024,8(3):62-67.
3
郑秀芳,周怡枫.
基于社交媒体的跨文化能力研究综述[J]
.海外英语,2024(17):220-222.
4
张骐.
四型机场建设背景下民航专业学生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
.时代人物,2024(31):0256-0258.
5
董雅清.
基于社会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4,42(5):194-196.
6
洪欣平.
国际传播视角下高职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研究[J]
.科教文汇,2024(19):165-168.
7
李加军,顾力行.
国际跨文化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J]
.外语界,2024(4):24-32.
8
周丽儿,叶琼玉,屠玉婷,祁佳艳.
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及教学培养路径分析——以浙江省普通高校为例[J]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24(10):0113-0119.
9
赵盼.
混合式教学下《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与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J]
.当代教研论丛,2024,10(9):39-42.
10
陈南雄,徐永红.
概念隐喻与中医翻译——以“邪”为例[J]
.海外英语,2024(17):41-43.
英语教师
2024年 第1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