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描写”到“叙述”:先锋小说家转向研究的新视角——以格非、余华、孙甘露为例
被引量:
1
From "Description"to "Narration":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Turning Study of Avant-garde Novelists-Take Ge Fei,Yu Hua and Sun Ganlu as a Case Study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引言1980年代因缘际会、风起云涌的先锋文学,进入90年代之后由于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而逐渐边缘化,功成名就的先锋小说家不得不面临创作转型的问题。余华1992年发表的小说《活着》是他成功转型的标志,自此之后其创作一直延续现实主义路数。
作者
张伯存
Zhang Bocun
机构地区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6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新时期文学的‘历史化’研究”(22BZW149)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
孙甘露
先锋文学
创作转型
格非
余华
因缘际会
现实主义
小说《活着》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孙甘露.
札记——关于《千里江山图》[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6):52-53.
被引量:6
2
颜水生.
镶嵌体裁与文学传统的创造性转化——以格非小说为中心[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4):152-159.
被引量:1
3
王金胜.
文学的事件与作为事件的小说——以孙甘露《千里江山图》为例[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2(6):65-74.
被引量:3
4
丛治辰.
余华的异变或回归——论《文城》的历史思考与文学价值[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5):100-111.
被引量:12
5
汪政.
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余华长篇小说《文城》读札[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5):82-89.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陈夫龙.
“武”的历史命运反思与“侠”的现代出路探寻——从老舍作品看侠文化改造的意义[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4):22-38.
被引量:4
2
孟繁华.
新世纪文学二十年:长篇小说的基本样貌[J]
.南方文坛,2021(1):6-10.
被引量:10
3
周新民.
中国当代小说理论发展史研究琐谈[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1):77-82.
被引量:3
4
丁帆.
如诗如歌 如泣如诉的浪漫史诗--余华长篇小说《文城》读札[J]
.小说评论,2021(2):4-14.
被引量:43
5
王春林.
苦难命运展示中的情义书写——关于余华长篇小说《文城》[J]
.扬子江文学评论,2021(3):75-82.
被引量:18
6
王宏图.
通向“文城”的漫长旅程——从余华新作《文城》看其创作的演变[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8(4):86-94.
被引量:14
7
刘艳.
余华《活着》的叙事嬗变及其文学史意义[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25(3):25-38.
被引量:6
8
陈夫龙.
瞿秋白的侠文化批评与文艺大众化运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6(3):24-37.
被引量:5
9
陈才训.
楚骚传统与中国古代小说的抒情性[J]
.文学评论,2021(5):183-192.
被引量:1
10
陈晓明.
建构中国文学的伟大传统[J]
.文史哲,2021(5):5-20.
被引量:17
共引文献
23
1
贺仲明,吕子涵.
灾难语境下的文学精神建构——论阿来《云中记》的思想意义[J]
.阿来研究,2022(1):35-43.
2
陈佳敏.
“守恒”与“新变”——封面图像与《文城》的互释[J]
.荆楚学刊,2022,23(2):59-64.
3
易笑川.
中国先锋文学与德国狂飙文学现代性比较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22):6-9.
被引量:1
4
任竹良,胡辰田婧.
浪漫构想中的温情叙述——论余华小说《文城》[J]
.铜陵学院学报,2022,21(4):71-74.
被引量:1
5
刘艳.
论新时代先锋派转型作家的再出发[J]
.文艺论坛,2022(6):28-38.
6
张若男.
试论余华新作《文城》的回退与虚无[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3(1):114-116.
被引量:1
7
詹雪娇.
论《文城》中基于伦理内涵的诗性正义建构[J]
.艺术科技,2023,36(10):85-87.
8
何言宏.
谍战故事、非常特工与别样摩登——孙甘露长篇小说《千里江山图》论[J]
.小说评论,2023(3):53-61.
被引量:1
9
陈扬.
论《千里江山图》的跨界书写[J]
.小说评论,2023(3):67-73.
被引量:1
10
赵丽红.
试论余华《活着》《文城》温情叙事的异同之处[J]
.今古文创,2023(43):10-12.
同被引文献
3
1
陈振波.
在冲突里走向人性的单纯和坚守——试论余华《我没有自己的名字》、《我胆小如鼠》[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46-49.
被引量:1
2
汪政.
一个故事的两种讲法——余华长篇小说《文城》读札[J]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1(5):82-89.
被引量:7
3
沈杏培,薛晨鸣.
复仇母题的典型形态和演变逻辑——以鲁迅、汪曾祺和余华为中心的研究[J]
.社会科学,2021(10):163-17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余其佳.
从《我胆小如鼠》看余华小说的文体特征[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4,8(33):12-16.
1
要闻[J]
.出版人,2023(9):8-9.
2
范欣怡.
余华作品英译本在英语国家的传播现状及读者接受[J]
.世界文学研究,2024,12(3):217-225.
3
马馨.
《活着》叙事艺术中“普遍性”的呈现研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24(7):17-19.
4
李伟长.
一个先锋小说家的叙事[J]
.书摘,2024(4):34-35.
5
许子东.
双雪涛的东北故事:《平原上的摩西》[J]
.小说评论,2024(3):13-16.
被引量:2
6
格非,毛尖,赵偲源(整理).
要在幽暗之处寻求光[J]
.小说评论,2024(4).
7
许子东.
想象农村的“乌托邦”:余华《文城》[J]
.小说评论,2024(4):37-43.
8
王桂荣,刘佳慧.
先锋的突围独舞——论孙甘露《千里江山图》的叙事策略[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24,39(8):58-63.
9
张丽军,李卓煌.
历史镜像、审美想象、视域交融的新历史叙事——论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24,44(4):96-102.
10
钟孙婷.
为流散者写作——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J]
.七彩语文,2024(35):10-11.
小说评论
202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