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与腰骶段(L_(5)-S_(1))退行性疾病行MIS-TLIF术后L_(4-5)节段退变(ASD)的相关性。方法纳入该科2017年1月~2020年1月MIS-TLIF手术的153例腰骶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后随访3年,根据L_(4-5)节段的ASD发生情况,分为ASD组和非ASD组。统计患者术前和术后3天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以及腰椎前凸角(LL)、远端腰椎前凸角(DLL)、椎间盘角(DA)和骨盆-腰椎匹配度(PI-LL)等]以及临床资料,并进行分组比较,观察两组间差异。同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剔除混杂因素后,观察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对腰骶段MIS-TLIF术后ASD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3年内,有17例(11.1%)患者的L_(4-5)节段发生影像学ASD,其中7例(4.6%)出现L_(4-5)节段退变性疾病(ASDis)。与非ASD组相比,ASD组患者术后的PT显著升高,而DA、LL和PI-LL匹配的占比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各项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的DLL、S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LL角(OR=0.843)、DA角(OR=0.801)是术后L_(4-5)节段发生ASD的保护因素,而PI-LL不匹配(OR=3.371)则是其独立风险因素;术后DA角(OR=0.726)术后发生ASDis的保护因素,而PT角(OR=1.275)则是其独立风险因素。结论术后LL角、DA角和PI-LL不匹配,均是腰骶段(L_(5)-S_(1))行MIS-TLIF术后L_(4-5)节段ASD的独立影响因素;术后DA角、PT角,均是L_(4-5)节段ASDis的独立影响因素。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4期758-762,共5页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作者简介
赵春节(1987-),男,河南籍,主治医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