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困境及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国际传播工作关系着国家形象的构建,所以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成为国家提升国际传播力和舆论引导力的重要一环,高校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文章分析了国际传播人才需要的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并阐述了高校培养国际传播人才的现状,指出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有效策略,希望对高校培养高质量、创新型国际传播人才有所帮助。
作者
王凯
机构地区
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处
《声屏世界》
2024年第11期104-106,共3页
关键词
国际传播
高校
人才培养
传播活动
媒介环境
分类号
G206-4 [文化科学—传播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段鹏,王一淳.
国际传播人才培育路径探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22(2):23-28.
被引量:8
2
曾贞.
基于国际传播能力的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J]
.传媒论坛,2021,4(24):168-169.
被引量:3
3
张垒.
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目标与重点[J]
.对外传播,2021(12):48-50.
被引量:4
4
胡芳,田香凝.
面向国家战略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建构[J]
.现代出版,2022(2):41-47.
被引量:12
5
张长念,孟涛.
对我国高校关于武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探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21,33(4):456-464.
被引量:14
6
廖祥忠.
媒介与社会同构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必须着力解决的三大问题[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1):1-6.
被引量:52
二级参考文献
35
1
石雨,唐民科.
创新引智助力中医药“双一流”建设——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0(4):7-9.
被引量:2
2
廖祥忠.
从媒体融合到融合媒体:电视人的抉择与进路[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0(1):1-7.
被引量:127
3
常江,田浩.
数字新闻学的理念再造与范式革新——基于在三个国家展开的研究[J]
.东岳论丛,2021,42(6):171-180.
被引量:23
4
吕翔.
作为美国核心战略构成的国家战略传播体系[J]
.红旗文稿,2011(10):30-33.
被引量:14
5
洪丽,李佐文.
解析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中的外语传播能力[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33(8):133-134.
被引量:8
6
冉学东,王岗.
对中国武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新思考[J]
.体育科学,2012,32(1):71-76.
被引量:110
7
李吉远.
国家形象视域下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6(3):58-65.
被引量:39
8
孟涛,蔡仲林.
当代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研究现状述评[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1):15-18.
被引量:17
9
郭玉成,李守培.
武术传播研究历程与进展述评[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4):301-304.
被引量:20
10
杨承芝,车轶文,孔令博,刘晋京,刘艳玲.
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实践的认识与思考——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
.中医教育,2018,37(6):76-79.
被引量:18
共引文献
83
1
张苏秋.
从国产科幻电影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艺术表达与传播[J]
.艺术传播研究,2022(4):12-18.
被引量:7
2
吴炜华,黄珩.
国际传播人才建设的时代图景与行动实践——基于本土国际传播教育与实务创新的研究综述[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2(6):167-178.
被引量:1
3
王虎.
逻辑转变与维度构建:智能媒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研究[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9):7-11.
被引量:15
4
李晓述.
加强高校国际交流合作 助推涉外专门人才培养[J]
.教育国际交流,2023(3):31-34.
5
骆稼祥,钱衡,胡朋志.
国际中文教育背景下外语专业学生传播当代中国的实践与思考[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26(S01):152-156.
6
周庆安,张莉.
耗散与有序:学科交叉背景下全媒体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编辑,2023(1):68-73.
被引量:19
7
姬德强.
平台化治理: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国家治理新范式[J]
.新闻与写作,2021(4):20-25.
被引量:49
8
李成家,彭祝斌.
论跨文化共情传播——基于国际互助抗疫的探索[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43(5):65-69.
被引量:97
9
刘滢,姜飞,盛阳.
从学科建设的视角探索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新模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21(18):45-47.
被引量:4
10
周榕,吕诗俊,张德胜.
奥运会中的跨文化共情传播与实践创新路径——对2022年北京冬奥会传播的思考[J]
.新闻与写作,2021(10):100-104.
被引量:30
1
张智华,王瑞彬.
情感、文化和认知:论网络视听作品对外传播的“共情力”[J]
.视听理论与实践,2024(4):29-36.
被引量:2
2
沈浩,刘亭利.
国际认知战环境下我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创新研究[J]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23(6):181-190.
被引量:2
3
周雅玲.
文化强国视域下三苏酒文化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酒,2024(5):76-77.
被引量:1
4
冷晓意.
“微媒介”环境下传统新闻媒体转型发展策略优化[J]
.传播力研究,2024,8(23):1-3.
5
杨洲.
跨文化传播的内容创新策略探究——以广西广播电视台面向东盟的传播实践为例[J]
.新闻研究导刊,2024,15(9):33-36.
被引量:1
6
孙宁.
传媒专业英语教学的困境与进路[J]
.现代英语,2023(24):18-20.
被引量:1
7
蓝博.
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路径探析——以中国外文局实施“人才强局”工程为例[J]
.对外传播,2024(7):45-48.
被引量:3
8
姚连红.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记者采访形式的创新策略[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15):91-93.
被引量:2
9
周娟,屠金莉.
对外汉语教育视角下中国形象的传播[J]
.文学教育,2022(8):124-126.
10
陈思琴.
中国式现代化故事国际传播的必要性、价值理念与实践路径[J]
.武汉广播影视,2024(6):0033-0036.
声屏世界
2024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