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前白蛋白和甲胎蛋白(AFP)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08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1年,根据是否发生肝功能不全分为肝功能不全组(33例)、无肝功能不全组(7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及实验室结果;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前白蛋白预测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FP、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水平较高为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前白蛋白和AFP联合检测对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肝功能不全具有较高预测价值,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93.9%。结论:血清前白蛋白、AFP水平与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存在相关性,术后应定期监测血清前白蛋白及AFP水平以降低肝功能不全发生率。
出处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6期2815-2818,共4页
The Journal of Medical Theory and Pract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