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菌稻轮作模式下水稻化肥减量化试验及稻米品质分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单季稻收获后,利用冬季空闲田种植大球盖菇和羊肚菌,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产出效益,菌渣还田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稻米品质。通过菌稻轮作地块水稻化肥减量化试验及稻米品质、土壤养分测试,分析菌渣还田对稻米品质和土壤肥力的影响,为化肥减量化提供依据。
作者
李珊
机构地区
东阳市种植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机》
2024年第3期82-83,共2页
关键词
水稻
菌稻轮作
化肥减量
稻米品质
土壤肥力
分类号
S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作者简介
李珊(1982-),女,浙江东阳人,硕士研究生,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肥、农技推广。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2
1
夏建平.
大球盖菇与单季稻轮作稳粮增收栽培模式[J]
.食药用菌,2013,21(4):239-240.
被引量:7
2
梅福杰,仲纪红,徐德云,张少静,于华.
优质小麦与高温草菇互促高效生产模式[J]
.作物杂志,2004(4):34-35.
被引量:1
3
张善云,于文东,王洪章.
优质小麦与草菇互促高效生产模式[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5):30-31.
被引量:1
4
叶隆平,周晓飞,沈旭伟,沈从军,沈元户,范旭初,徐爱芬.
菇瓜共育生态组配种植技术研究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2006,47(4):383-385.
被引量:3
5
任爱芝,赵培宝.
双孢菇-洋香瓜-草菇轮作栽培技术[J]
.农村实用技术,2006(11):51-52.
被引量:2
6
周青,陈新红,丁静,张国良,王其传,祁红英.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7,25(1):76-79.
被引量:66
7
杨华,陈江海,曹隆枢.
仿生黑木耳与单季稻轮作高效栽培新技术[J]
.食用菌,2009,31(6):57-58.
被引量:3
8
刘芳,刘云.
菇·耳·粮·菜间套高效栽培模式[J]
.现代农业,2010(10):13-13.
被引量:1
9
严玲,姜庆,王芳.
食用菌菌渣循环利用模式剖析——以成都市金堂县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4):94-99.
被引量:35
10
程翊,曾辉,卢政辉,戴建清,王泽生.
杏鲍菇菌渣循环利用技术研究[J]
.中国食用菌,2011,30(5):19-21.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1
1
段庆虎,龚凤萍,张应香,竹玮,王小军,张建伟,叶华威,位文清,朱永华,王震.
食用菌循环高效生产模式研究概述[J]
.食用菌,2025,47(1):1-7.
1
蒋嘉年.
通信网络建设中监理工作的质量控制策略分析[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6):0162-0165.
2
无,熊琦,梁晓飞,王劲玉,雷肖霄,安路蒙,郑生竹.
碳达峰试点攻坚[J]
.瞭望,2024(25):49-51.
3
贺萌萌,解艳玲,罗园园,马玲芳,鲍举文,陈萍,谷传申,谢静波,王娟,尹志荣.
根域限制下菌渣还田对土壤肥力及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农业与技术,2024,44(12):26-30.
4
纵海英.
生物炭对土壤肥料的作用及未来研究[J]
.新农民,2024(7):94-96.
5
钟浩.
基于信息技术的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4(6):0199-0202.
6
杭春梅,周云坤.
全周期跟踪问效在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中的运用探索——以X省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为例[J]
.财政监督,2024(11):53-57.
现代农机
202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