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学校治理格局及其实现 被引量:16

School Governance Pattern and Its Realization in Context of Home-School-Communit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政策要求指出了学校治理格局的发展方向,即以全面育人为导向,多元治理主体基于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通过发挥不同角色作用,共同提升育人实效。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背景下的学校治理格局,需要学校管理者作为育人网络的赋能者,从管理到领导,推动共同愿景之下的多主体协作;教师作为育人活动的引领者,从主导到引导,协同引领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家长作为育人目标的共担者,从象征参与到实质参与,实现育人过程的诉求表达与责任共担;社会作为育人资源的补给者,从自我完善到协同发展,优化全面育人导向下的资源配置与共享;学生作为学习与成长的主体,从服从到自主,实现学校治理中的民主和主体性参与。
作者 陈慧娟 李铭尧 CHEN Hui-juan;LI Ming-yao
出处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8-43,共6页 Teaching and Administration
基金 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课题“基于自我评估的学校循证治理路径研究”(M202410028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陈慧娟(1990-),女,山东聊城人,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博士;李铭尧(1997-),男,河北廊坊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生。
  • 相关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28

共引文献102

同被引文献142

引证文献16

二级引证文献19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