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指女性在40岁之前出现卵巢功能减退,主要表现为雌激素水平波动性下降、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及月经异常[1]。在POI概念产生之前,卵巢早衰(premature ovarian failure,POF)是被临床广泛使用的专业术语,但随着人们对该病研究的深入,发现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呈进行性发展,“卵巢早衰”逐渐被“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所代替[2]。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女性POI的总体患病率为3.5%,其中发展中国家POI患病率为5.3%,且处于上升趋势[3]。现代女性生育年龄普遍后移以及“三孩政策”的实施使得35岁以上女性的生育需求增加,因而POI成为影响女性生育能力的重要问题,且其与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以及心理社会问题等多种健康问题相关[4]。目前西医临床对POI尚无特效药物和方法,主要是使用激素替代疗法,然而激素替代疗法具有急性肝损伤、肝功能障碍、血管栓塞等风险[5],不易被患者接受。临床实践表明,中医药治疗POI疗效显著,然而其作用机制难以被揭示。网络药理学是一门以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等理论为基础的新兴学科,近年来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药治疗POI的机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基于此,本文就目前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中药治疗POI的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揭示中医药对POI的作用机制,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出处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24年第3期204-206,216,共4页
Research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基金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No.ZYW2023-014)。
作者简介
通信作者:沈文娟,E-mail:juanws8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