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 《中国画论史》 的归纳与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国画论史》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当代美学家、美术史家葛路编写,是研究中国美学和书画美学的史论著作。葛路在书中按照历史顺序,记录了春秋至清代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绘画理论。对其进行阅读思考,将其归纳为品评方式、形神关系、主客观联系、时代取舍四个方面,并对此进行简单的解读和思考。
作者
缪露萱
机构地区
河北师范大学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4期10-12,共3页
Fine Arts
关键词
中国画论
艺术品评
中国画
分类号
J212 [艺术—美术]
作者简介
缪露萱,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南甘霖.
对谢赫“六法论”中“气韵生动”的探究[J]
.收藏与投资,2022,13(1):153-155.
被引量:2
2
孔仲起,王霖.
心随笔运 隐迹立形──荆浩《笔法记》及“六要”简论[J]
.新美术,2000,21(3):69-72.
被引量:7
3
程元帅.
浅析顾恺之的“传神写照”[J]
.美术教育研究,2020(18):12-13.
被引量:1
4
马明宸.
似与不似之论——齐白石与黄宾虹孰高[J]
.荣宝斋,2023(9):166-171.
被引量:1
5
王丽欣.
董其昌“南北宗论”刍议[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24(2):80-82.
被引量:1
6
江琳.
从古法到我法——谈石涛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16,0(11):90-91.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李钧.
“气韵”涵义与中国艺术审美的转折[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38(5):95-101.
被引量:4
2
袁俊华.
董其昌“南北宗论”对中国画影响的两面观[J]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4(3):56-58.
被引量:2
3
吴冬梅.
再释中国画论中的“气韵生动”[J]
.艺术百家,2005,21(3):113-116.
被引量:6
4
邓益民.
“六法”以“气韵”为中心[J]
.美术观察,2005(12):99-99.
被引量:2
5
王乃元.
谢赫六法中的“气韵生动”与“骨法用笔”新解[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4(5):56-59.
被引量:6
6
林志军.
“传神写照”——小议中国人物画的写意造型观[J]
.群文天地,2011(2):75-75.
被引量:3
7
楚小庆.
谢赫“经营位置”对于中国山水画及画论的影响[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41-47.
被引量:4
8
陈铮.
顾恺之的“心灵之眼”[J]
.东南文化,2011(6):109-117.
被引量:5
9
施海淑.
“气韵生动”再认识[J]
.湖北社会科学,2013(9):120-123.
被引量:3
10
廖明君,陈铮.
顾恺之的“心眼”--陈铮博士访谈录[J]
.民族艺术,2014(2):5-12.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
1
师辉辉.
浅谈荆浩《笔法记》的“真”与“似”[J]
.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2):48-50.
被引量:3
2
李文博,鲁莉华.
素描风景写生教学中的几点体会[J]
.教师,2009(18):63-64.
被引量:1
3
赵艳.
探悉荆浩“六要”论对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启示[J]
.新课程(下),2010(8):82-83.
4
毕崇旭,李秋实.
“笔墨并重、全景山水”的荆浩绘画风格浅析[J]
.兰台世界(上旬),2014(10):57-58.
被引量:2
5
郭川.
中国山水画元素在女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皮革,2024,53(10):111-115.
被引量:1
6
王复鸣.
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影视艺术发展中的价值意蕴——以谢赫“六法论”为例[J]
.西部文艺研究,2024(6):132-137.
7
吴啸平.
风景写生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1(2):207-210.
1
张媛.
一部完整系统的画论史——评张曼华《中国画论史》[J]
.中国书画,2019,0(6):117-117.
2
吴润.
《世说新语》中“清”的审美范畴研究[J]
.莲池周刊,2023(26):65-67.
3
张露.
青阳归去来兮--《虢国夫人游春图》之品评[J]
.书画世界,2023(3):85-86.
4
何宗美.
从“品第”论到“品格”论:基于《四库全书总目》引发的古代艺术论探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3):230-244.
被引量:2
5
赵娟,周澍,王海净,木建礼,邱树毅.
芝麻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创新发展分析[J]
.酿酒科技,2023(8):61-64.
6
张芸瑞.
米芾对颜真卿楷书的审美接受研究[J]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2023(5):121-123.
7
何慧轩,陈华文.
艺术史书写的全球新视野[J]
.环境经济,2023(24):70-72.
8
孟远烘.
神秘浪漫的情境——刘绍昆艺术品评[J]
.美术界,2020(10):4-11.
9
博览·面孔[J]
.艺术品鉴,2024(1):16-17.
10
杨守娇.
生命的诗思画境——人物品藻与魏晋南北朝画论的兴起[J]
.中国美术,2023(2):38-45.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