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甘蓝种植管理技术要点探析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针对河北地区甘蓝种植的特点,详细探讨了品种筛选、土地准备、育苗管理、水肥管理、病虫害的防治、收获方式等关键技术,以期为当地农户和农企提供科学、有效的种植管理建议。
作者
唐立刚
机构地区
滦州市响嘡街道办事处
出处
《河北农业》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Hebei Agriculture
关键词
河北
甘蓝种植
技术管理
措施
分类号
S635 [农业科学—蔬菜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6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赵伟鹏,王倩姿,王东,王贺鹏,李文超,许华森,马文奇,孙志梅.
设施大棚黄瓜-紫甘蓝轮作体系产量和土壤氮平衡对氮素调控剂的响应[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1,27(6):980-990.
被引量:8
2
周旋,彭建伟,杨嫔玲,柴慧清,钟雪梅,康兴蓉,徐章倩,张慧茹.
菌肥减施对结球甘蓝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J]
.核农学报,2021,35(11):2645-2654.
被引量:5
3
刘天英,林俊风,董静,董甜,刘伟,赵志伟,王一杰.
山东寿光地区甘蓝周年供应品种筛选及栽培技术[J]
.中国蔬菜,2021(3):117-120.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54
1
张琳,孙卓玲,马理,吉艳芝,巨晓棠,张丽娟.
不同水氮条件下双氰胺(DCD)对温室黄瓜土壤氮素损失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5,21(1):128-137.
被引量:23
2
张惠,王志国,张晴雯,丁金英,尹爱军,左莹.
抑制剂NBPT/DCD不同组合对灌区碱性灌淤土中氨挥发及有效氮积累量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34(3):606-612.
被引量:14
3
寇长林,巨晓棠,张福锁.
三种集约化种植体系氮素平衡及其对地下水硝酸盐含量的影响[J]
.应用生态学报,2005,16(4):660-667.
被引量:89
4
林天杰,温南石.
甘蓝有机栽培肥料施用技术研究初报[J]
.中国瓜菜,2006,19(3):30-31.
被引量:8
5
鲁如坤,刘鸿翔,闻大中,钦绳武,郑剑英,王周琼.
我国典型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平衡研究 Ⅳ.农田养分平衡的评价方法和原则[J]
.土壤通报,1996,27(5):197-199.
被引量:80
6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于德清.
3,5-二甲基吡唑对尿素氮转化及NO_3^--N淋溶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7,28(1):176-181.
被引量:19
7
俞巧钢,陈英旭,张秋玲,梁新强,李华,张志剑.
DMPP对氮素垂直迁移转化及淋溶损失的影响[J]
.环境科学,2007,28(4):813-818.
被引量:33
8
韩晓日,郑国砥,刘晓燕,孙振涛,杨劲峰,战秀梅.
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土壤微生物量氮动态、来源和供氮特征[J]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4):765-772.
被引量:112
9
孙志梅,武志杰,陈利军,马星竹.
硝化抑制剂的施用效果、影响因素及其评价[J]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7):1611-1618.
被引量:85
10
申海峰.
微生物肥料推广应用探讨[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7):255-255.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
1
刘亚兰,赵月,徐梦琦,柴旭田,曾凡江,李向义,李磊,黄彩变.
极端干旱区种植行距对油莎豆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J]
.草地学报,2021,29(11):2486-2493.
被引量:14
2
金玉文,芦远闯,许华森,李文超,孙志梅.
Meta分析养分管理措施对菜田土壤硝酸盐累积淋溶阻控效应[J]
.农业工程学报,2022,38(3):103-111.
被引量:10
3
郭润泽,杨扬,王艳群,孙坤雁,彭正萍,姚培清,谢彬,门明新.
减施氮肥对设施黄瓜产量、品质及土壤氮素平衡的影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22,45(2):44-50.
被引量:9
4
吴瑕,胡艺琛,杨凤军,苏春杰,汪秀志,吴凤芝.
间作分蘖洋葱对番茄氮素吸收和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22,28(8):1478-1493.
被引量:7
5
贺磊,孙恩惠,邓涛,雍宬,范肖东,黄红英.
樟树加工剩余物育苗容器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5):38-46.
被引量:2
6
魏全全,芶久兰,张萌,顾小凤,柳玲玲.
氮磷钾配施对贵州高山甘蓝产量、养分吸收及利用的影响[J]
.中国瓜菜,2022,35(12):40-46.
被引量:1
7
肖玉涛,李正鹏,宋明丹,段豆豆,韩梅.
基于DNDC模型长期复种翻压绿肥对土壤有机碳和小麦产量的模拟[J]
.草业科学,2024,41(2):332-344.
被引量:4
8
张泽华,叶含春,王振华,李文昊,李海强,刘健.
等氮配施脲酶抑制剂对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新疆农业科学,2024,61(9):2103-2111.
9
司贤宗,张翔,索炎炎,李亮,李倩,闫萌,周彦忠,李飞,李南,王旭浩.
功能微生物对土壤理化性质及花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花生学报,2024,53(4):58-65.
被引量:1
10
丁文忻,李建设,高艳明,张丽娟,马玲.
六盘山区早熟优质甘蓝品种筛选试验研究[J]
.长江蔬菜,2025(2):40-45.
同被引文献
6
1
赵静.
河北露地十字花科甘蓝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2,42(26):65-66.
被引量:2
2
籍鲁彪.
甘蓝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2023(1):82-84.
被引量:3
3
陈斌.
夏秋甘蓝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技术[J]
.西北园艺(综合),2023(4):49-50.
被引量:2
4
邱增云.
冬季大棚甘蓝生产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
.农业知识,2023(12):18-20.
被引量:3
5
张振东,许磊.
秋季甘蓝优质丰产种植技术探讨[J]
.河北农机,2023(23):97-99.
被引量:1
6
旷碧峰,季家磊,蒋可,向晓阳,谭建军,闵岳灵.
甘蓝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J]
.上海蔬菜,2024(4):42-4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索珍.
日喀则地区甘蓝病虫害防控技术要点[J]
.种子科技,2025,43(8):122-124.
1
范战辉.
酸枣育苗管理及造林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24(5):84-85.
2
刘冬梅.
番茄大棚种植绿色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2024,44(6):79-80.
被引量:1
3
徐浩然,董晓霞,彭华,刘浩,余泽田.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黄淮海、西南、西北地区调查[J]
.北京农学院学报,2024,39(2):73-78.
被引量:4
4
付辰龙.
河北省高尔夫球运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现代教育与实践,2024,6(3):104-107.
5
李卓玲.
乾隆时期河北地方志民俗音乐史料的整理与研究——以《中国地方志集成·河北府县志辑》为例[J]
.音乐文化研究,2024(1):115-123.
6
李涵,赵允清,谢相悦,庄洪霞,王璐,苏蒙蒙,韩平,成文武,刘永波,张艳英.
2018年~2021年河北省部分地区鸡源沙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研究[J]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24,46(1):16-23.
被引量:6
河北农业
202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