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课程是教育过程性质量的核心要素,探索课程质量现状及其与幼儿发展的关系,能够为课程质量提升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通过对我国5个省(自治区)的100所幼儿园进行课程质量评价,对1736名幼儿进行语言、数学、情感与社会性发展测评,量化分析发现,课程质量可分为“接近良好型”“基本合格型”和“不适宜型”3类,各类别在城乡地域和办园性质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基本合格型”和“不适宜型”课程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较低,“幼儿学习与发展促进”与幼儿发展的相关性比课程编制高,课程质量与幼儿数学发展的相关性较低。因此,学前教育优质发展需大力提升课程质量;克服文牍主义,聚焦班级观察,强化保教过程的现场评估与督导;突破路径依赖,关注个体层面幼儿园的发展需求并精准施策;把握关键因素,构建课程质量提升的支持环境;审视育人成效,准确识别课程质量提升的着力点。
作者
原晋霞
张艺榕
虞永平
YUAN Jinxia;ZHANG Yirong;YU Yongping
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Journal of The Chinese Society of Education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一般项目“质量视域下人工智能与学前教育融合的路径与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YJA880080)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国优质幼儿园评价标准研究”(项目编号:ZG20231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原晋霞,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7);张艺榕,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江苏南京210097);虞永平,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