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O-arm导航在PK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运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O-arm导航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中的运用价值。方法本研究观察对象为2017年1月~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5例OVCF患者,均采用PKP术治疗,按照不同穿刺引导方法进行分组,其中42例采用“C”臂引导穿刺,设为对照组;43例采用O-arm导航引导穿刺,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术后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比及Cobb角的变化,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症状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入量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两组伤椎前缘高度显著升高,Cobb角及VA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arm导航在PKP术治疗OVCF中能够精确穿刺、实时监测,减少穿刺次数以及骨水泥渗漏的发生,提升手术安全性。
出处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2期386-389,共4页 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基金 黑龙江省卫生健康委科研课题(编号:2020-373)。
作者简介 刘国振(1980-),男,黑龙江籍,主治医师。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9

二级参考文献134

共引文献22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