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基于VLF/LF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吉林省闪电特征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利用2018—2020年吉林省VLF/LF三维闪电定位资料,分析了吉林省闪电的时空分布和雷电流强度特征。结果表明:吉林省闪电集中发生在5—9月,峰值在6月;日闪电高发时段在13—19时;总闪、地闪和云闪频数时变化特征趋于一致,均呈双峰型,主峰值出现在16—17时,次峰值出现在23—24时;地闪以负闪为主,云闪中的正、负闪比例相近。吉林省总闪密度高值区主要集中在辽源北部、四平东部、长春南部至吉林中西部一带,东部延边州的龙井、延吉、图们一带,松原南部至长春西部一带;云闪和地闪高密度区域也基本出现在这三个高值区内;闪电高值区均处于山区及半山区地带。雷电流强度主要集中在10~50 kA,正闪的平均雷电流强度高于负闪。云闪多发生在2~5 km的高度,高度小于16 km时,平均雷电流强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高度大于16 km时,高度越高平均雷电流强度越小。
出处 《气象灾害防御》 2024年第1期12-16,共5页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Prevention
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专项(20230203126SF) 吉林省气象局科研课题(201717)共同资助。
作者简介 刘洋(1989-),女,吉林农安人,硕士学位,工程师,主要从事雷电灾害防御、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研究,1013690491@qq.co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6

二级参考文献141

共引文献314

同被引文献17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