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的核心要义、逻辑理路与世界意义 被引量:9

The Core Essence,Logic and World Significance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 on Exchanges and Mutual Learning among Civilization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当今世界,各国命运相连、休戚相关。不同文明能否交流互鉴关乎一个国家是否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更关乎人类文明能否实现繁荣发展的理想图景。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是在深刻把握人类文明发展基本规律基础上,立足人类文明大发展大繁荣与世界和平稳定的现实诉求,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实现和谐共生而形成的中国方案,其核心要义主要涉及基本前提、重要原则、实践路径3个方面。习近平关于文明交流互鉴重要论述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其形成和发展遵循理论支撑、文化传承、实践积淀的逻辑理路,能够消除文明冲突论的阴影与祛魅,消解文明交往中的傲慢与偏见;破除异质文明交往中的束缚与壁垒,擘画人类文明交往秩序与范式;推动不同文明实现共存与交流,为摆脱全球治理困境提供重要借鉴。
作者 陈鹏 Chen Peng
出处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23,共6页 Studies in Ideological Education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算法’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研究”(项目编号:21BKS148)阶段成果。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16

  • 1洪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历史性”范式及其建构[J].宁夏社会科学,2020(1):50-56. 被引量:3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 3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M].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64页.
  • 4尤尔根·哈贝马斯.《超越民族国家?论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柴方国译.载于李惠斌主编.《全球化与公民社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页.
  • 5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前言.
  • 6姜义华.《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与当代价值重构》.《文汇报》,2002年5月24日.
  • 7甘阳.《从“民族”-“国家”走向“文明”-“国家》”.《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12月30日.
  • 8郑必坚.《中国和平发展实质是中华文明复兴》.《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4月21日.
  • 9包心鉴.新文明观:面对新全球化的价值选择[J].理论视野,2017,0(6):19-24. 被引量:8
  • 10余卫国.“文明互鉴论”的科学内涵、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J].宁夏社会科学,2017(6):11-16.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22

同被引文献137

引证文献9

二级引证文献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