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碑志文是伴随古代丧葬制度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文体,也是古代散文的重要类型之一。作为一种应用于特定场合的实用文体,碑志文从产生之初就有润笔刺激,并在后世相沿成礼。古代文人卖文谋生,为这类文章的大量产生提供了可能。碑志文义近于史,文人潜意识里会用它展示史才,但这与丧家的期待经常发生龃龉,传信还是谀墓,双方博弈在所难免。碑志文的传播形式在宋代以后发生了变化,此前以石本(拓本)为主,此后以集本(印本)为主,但作者始终扮演着重要的传播者角色。丧家在选择作者时,首先会考虑其影响力与传播力,青睐名流大家,甚至会对作者提出将碑志作品收入文集的要求。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9,共15页
Literature & Art Stud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