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教师立场与学术生产——以李何林《〈故事新编〉讲义》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
1
Teacher′s Standpoint and Academic Production:On Li Helin′s Lecture Notes of Old Tales Reto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三大奠基人中,李何林曾经的革命者身份一直受到关注,被视为其文学教学与研究事业的生命底色。然而,李何林对自家的教师身份也颇为看重,长期在高校任教,对中国现代文学和鲁迅作品的教学与研究,大多从教师立场出发。这在其存世的《〈故事新编〉讲义》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教学是李何林从事学术生产的出发点和源动力,也促成其学术书写的基本形态。
作者
鲍国华
Bao Guohua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李何林
教师
《故事新编》
讲义
分类号
I206.6-4 [文学—中国文学]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李何林.
怎样普及鲁迅著作[J]
.学习与研究(北京),1981(4):42-43.
被引量:3
2
李何林.
由《故事新编》“不如作者前期小说”谈到新版《鲁迅全集》的注释问题[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1(3):37-58.
被引量:5
3
鲍国华.
作为方法和范式的注解——李何林《鲁迅〈野草〉注解》片论[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23-133.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
1
王仰晨.
略谈新版《鲁迅全集》的编辑出版[J]
.中国出版,1984(1):27-30.
被引量:9
2
荣太之.
《鲁迅全集》的注释出版及其他[J]
.鲁迅研究动态,1981(5):11-23.
被引量:10
3
张小鼎.
鲁迅著作出版史上的三座丰碑——二十世纪《鲁迅全集》三大版本纪实[J]
.出版史料,2005(2):111-122.
被引量:16
4
孙郁.
布道者李何林[J]
.当代作家评论,2006(5):38-44.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6
1
段国超.
智者的眼光——评介李何林先生对“普及鲁迅”所做出的杰出贡献[J]
.皖西学院学报,2006,22(3):100-107.
2
薄景昕.
试论中学鲁迅作品的选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J]
.鲁迅研究月刊,2008(7):69-76.
被引量:2
3
赵光亚.
鲁迅“泛性论”之下的“游戏”书写——小说《故事新编·补天》的游戏视角观察[J]
.东岳论丛,2011,32(11):24-29.
被引量:3
4
龙永干.
启蒙语境中“故事新编”的尝试、变奏与中断:也论《补天》[J]
.鲁迅研究月刊,2014(8):4-11.
被引量:9
5
谢慧聪,李宗刚.
《补天》的文化误读与文本阐释[J]
.东岳论丛,2018,39(7):78-84.
被引量:2
6
倪浓水.
“海洋”:鲁迅《补天》中阐释“人和文学缘起”的核心符码[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36(1):70-7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3
1
贺桂梅.
“现代文学”的确立与50-60年代的大学教育体制[J]
.教育学报,2005,1(3):83-91.
被引量:15
2
钱理群.
“文学研究是一种接力的事业”——读宫立《风骨:中国现代文学学人素描》[J]
.现代中文学刊,2020(3):4-7.
被引量:6
3
宋声泉.
唐弢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前史发覆[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124-134.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张业松,张宝元.
“十七年”现代文学史教材编纂的教学本位与学术史构建——以1957年朱彤先生所讲《现代文学讲稿》为视角[J]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4(3):117-128.
1
方歆月,李华.
中国语境里“建筑理论”的构建(20世纪50—60年代)[J]
.建筑史学刊,2023,4(4):102-111.
2
王佳,郝儒杰,王锋.
人工智能赋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优势、风险与防范策略[J]
.中国期刊年鉴,2023,22(1):252-256.
3
冯嘉安.
金石与书画的纠缠:容庚书画鉴藏中的身份焦虑[J]
.美术研究,2023(6):87-88.
被引量:2
4
周保欣.
“地方性起源”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问题意识[J]
.现代中文学刊,2023(4):8-16.
被引量:1
5
好书推荐[J]
.龙门阵,2023(8):46-46.
6
穆从军,张文洁.
CLiC在线语料库资源在文学教学与研究中的应用[J]
.外语与翻译,2022,29(3):71-77.
7
苗瑾莉,李建红,宋佳.
铺就生命底色 健康快乐成长[J]
.山西教育(幼教),2023(12):10-11.
8
刘勇,李浴洋.
与时代同行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1990年代的学科演进与学术经验[J]
.当代文坛,2023(3):56-64.
被引量:1
9
张怡微.
从“故事新编”到“追踪蹑迹”——“创意写作中国化”理论取径的可能性[J]
.当代文坛,2024(2):54-61.
10
宋声泉.
“思想淡出,学问凸显”的年代叙事症[J]
.当代文坛,2023(3):72-77.
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
202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