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创新探索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剖析了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双重价值取向及其培养发力点,阐述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通过构筑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生态系统,围绕区域、学校、课堂精准发力,培养早期拔尖创新人才与学生创新能力的经验。
作者
谢忠新
李晓晓
机构地区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出处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第1期14-16,共3页
基金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素养评价研究”(立项编号:C24009)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
人工智能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早期培养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98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参考文献
1
1
谢忠新,曹杨璐,李盈.
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内容设计探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9(4):17-22.
被引量:99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郭守超,周睿,邓常梅,狄长艳,周庆国.
基于App Inventor和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3):91-96.
被引量:103
2
张潇卓.
工程机械离人工智能有多远[J]
.装备制造,2014(6):42-43.
被引量:2
3
宋灵青,田罗乐.
“互联网+”时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理路[J]
.中国电化教育,2017(1):78-82.
被引量:56
4
解月光,杨鑫,付海东.
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描述与分级[J]
.中国电化教育,2017(5):8-14.
被引量:113
5
谢忠新.
关于计算思维进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思考[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7(10):38-42.
被引量:21
6
徐多,胡卫星,赵苗苗.
困境与破局:我国机器人教育的研究与发展[J]
.现代教育技术,2017,27(10):94-99.
被引量:25
7
陈凯泉,何瑶,仲国强.
人工智能视域下的信息素养内涵转型及AI教育目标定位——兼论基础教育阶段AI课程与教学实施路径[J]
.远程教育杂志,2018,36(1):61-71.
被引量:135
8
梁迎丽,刘陈.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现状分析、典型特征与发展趋势[J]
.中国电化教育,2018(3):24-30.
被引量:340
9
费海明.
人工智能启蒙教育让人“怦然心动”[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22):72-73.
被引量:5
10
高燕.
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11):15-1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98
1
卢传奇.
中学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教学项目设计与实践行动研究——以福州市主城区六所中学为例[J]
.新课程导学,2022(14):50-52.
2
景建丰,孙志雷.
泉州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进阶式开发[J]
.新课程导学,2020(25):76-77.
3
王秋.
人工智能在小学信息技术素养培养中的作用[J]
.试题与研究,2020(35):14-15.
被引量:4
4
卢宇,汤筱玙,宋佳宸,余胜泉.
智能时代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总体定位与核心内容领域[J]
.中国远程教育,2021(5):22-31.
被引量:48
5
郑娅峰,傅骞,赵亚宁.
我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现状及主题结构分析[J]
.数字教育,2020,6(1):21-26.
被引量:6
6
黄凯英.
基于思维培养的编程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进展,2020(5):58-59.
7
冯莹倩.
以“垃圾分类”为例的图像识别课程案例设计[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6):174-175.
被引量:1
8
孙高一宸,史学婷,刘玉涛.
基于案例教学的小学生人工智能课程学习探索[J]
.电子制作,2020,28(11):65-67.
被引量:1
9
周静.
国内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课程发展的现状与思考[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15):153-156.
被引量:1
10
许文静.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0(15):145-145.
同被引文献
58
1
殷群.
学科融合教育:智能时代育人方式新样态[J]
.上海教育科研,2021(1):92-96.
被引量:24
2
李冰.
对我校体育系学生学习健美操态度的调查分析[J]
.平原大学学报,2004,21(6):96-99.
被引量:3
3
李广,姜英杰.
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52-156.
被引量:162
4
尹洪英,徐丽群,权小锋.
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路网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
.软科学,2010,24(10):122-126.
被引量:40
5
张春莉,高民.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在中国十年的回顾与反思[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14(1):57-70.
被引量:64
6
张浩,吴秀娟.
深度学习的内涵及认知理论基础探析[J]
.中国电化教育,2012(10):7-11.
被引量:888
7
董俊峰.
新加坡的“天才教育计划”[J]
.外国教育研究,2000,27(4):51-53.
被引量:12
8
王琳琳.
新加坡颁布2014年《小学品格与公民教育课程标准》[J]
.课程.教材.教法,2014,34(4):127-127.
被引量:3
9
史峰.
新加坡《课程辅助活动评估框架LEAPS》——“全人教育”的顶层设计[J]
.今日教育,2014(6):68-69.
被引量:4
10
安富海.
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57-62.
被引量:1028
引证文献
4
1
方海光,王显闯,洪心,舒丽丽.
面向AIGC的教育提示工程学习提示单设计及应用[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4(2):62-70.
被引量:13
2
曹杨璐,谢忠新.
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的区域实践推进路径——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5(3):12-15.
3
李晓晓.
ISM框架下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态重塑[J]
.教育传播与技术,2025(1):14-25.
4
赵俸莹,徐辉.
新加坡早期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养[J]
.比较教育学报,2025(3):149-162.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罗江华,岳彦龙.
人工智能生成数字教育资源适应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24(4):39-47.
被引量:3
2
丁文婧.
生成式人工智能融入医学信息检索教学的实践研究[J]
.图书馆学研究,2024(12):12-20.
3
牟智佳,岳婷,朱陶.
人机协同视域下基于认知智能大模型的个性化学习设计研究[J]
.电化教育研究,2025,46(2):80-87.
被引量:7
4
肖明魁.
面向大语言模型的资产分类优化策略研究[J]
.长江信息通信,2025,38(1):33-38.
5
吴琼,唐盖盖.
基于提示工程的汉语二语文本自动生成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24(4):44-57.
被引量:1
6
范钟秀.
基于生成式AI大模型的图情文本摘要能力分析[J]
.贵图学苑,2024(4):60-64.
7
解勉,陈刚,余晓晗.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回译式抄袭检测[J]
.计算机系统应用,2025,34(3):239-247.
8
王冬青,陈自力,邵文豪,张粤芳,李赞坚,任光杰.
从“负能”到“赋能”:基于LLMs的思维链提示设计与教研AI智能体构建——以课堂教学智能分析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25(3):111-117.
被引量:2
9
刘乐群,季亚婷.
大模型背景下AI与智慧教育融合的探讨[J]
.阜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1):126-131.
10
陈小梅,谢姝睿,朱敏捷,谢雅淇.
基于GAI提示工程的学习提示单设计及应用[J]
.教育信息技术,2025(1):33-36.
1
高明,陈倩倩.
高中化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创新人才教育,2023(6):54-57.
被引量:1
2
王秀彩.
学段贯通视角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J]
.中小学校长,2023(12):26-29.
被引量:1
3
张瀚文,王亮.
初中信息科技教学中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的途径与策略[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1):57-58.
被引量:3
4
李棪.
我国高校高水平足球队现状与发展对策[J]
.当代体育科技,2021,11(18):117-119.
5
张丽.
走近名人:小学语文名人故事类阅读教学策略[J]
.启迪,2022(10):44-45.
6
李鑫.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族声乐融入红色文化策略分析[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23(4):88-90.
7
南京市第一中学 建设特色课程群,涵养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新生态[J]
.教育视界,2023(31).
8
沈鹏,马华彬.
小学人工智能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以“AI上智慧古镇”校本课程为例[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4(1):55-56.
被引量:1
9
《教育科学论坛》编辑部.
更正[J]
.教育科学论坛,2023(31):45-45.
10
朱新卓,杭然.
美国素养成绩单评价模式的发展、特征及启示[J]
.中国考试,2023(6):67-75.
被引量:1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