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李东垣与朱丹溪阴阳升降观之异同比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阴阳升降观是阴阳学说的重要内容,自《黄帝内经》描述了“阳升阴降”与“阴升阳降”两种升降形式之后,后世医家不断进行了补充与完善。金元时期李东垣和朱震亨结合各自的临证经验分别对“阳升阴降”与“阴升阳降”进行了重点阐发与论述,并由此形成了不同的遣药制方特色。本文通过分析李、朱二人各自升降观形成的理论基础,并结合他们的遣药制方思路,认为李杲基于“脾胃论”思想重视“阳升阴降”,尤其强调“升阳”,临床善用“风升生”之品配合甘温之品,益气升阳,清阳得升浊阴自降;朱震亨在“相火论”与“阳有余而阴不足论”的思想基础上更重视“阴升阳降”,强调“阴阳比和”,临床善用苦寒之品清降火邪以使“阳降”,补益阴血又常佐以升散之品以“升阴”,认为阴升阳降方能阴阳交感达到“阴阳比和”。二位医家所侧重的阴阳升降形式在人体中是同时并存,缺一不可的。只有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对人体的阴阳升降有一个更为全面的理解。
作者 李梦茜 宋佳
出处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71-74,共4页 Glob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北京中医药大学重点攻关项目(2020-JYB-ZDGG-018)。
作者简介 李梦茜(1996-),2021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历代名医学术思想及学术流派等研究。E-mail:limengxi96@163.com;通信作者:宋佳(1983-),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历代名医思想及学术流派研究,中医医案学研究。E-mail:jiasong@bucm.edu.c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28

共引文献92

同被引文献24

引证文献2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