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20多年以来,子宫颈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主要通过开腹方法进行。1992年,首例子宫颈癌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此后20多年里,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微创子宫切除术被广泛接受为早期子宫颈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出乎意料的是,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就不同手术方式对早期子宫颈癌预后的影响进行了严谨的系列研究。
出处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5期272-277,共6页
Chinese Journal of Laparoscopic Surgery(Electronic Edition)
作者简介
陈必良,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妇产医院院长。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兼任世界人子宫移植始创理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孕产妇母儿心脏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军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广仁妇产专科联盟理事会理事长、《机器人外科学杂志》妇产科专业主编等。从事妇产科学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40年。中国首位妇产科机器人百例、千例手术完成者,中国首位妇产科“机器人手术大师”称号获得者,致力于机器人手术的国内外交流,推广经验、推动发展。完成世界首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下人子宫移植并且成功分娩健康宝宝,全世界开创了微创、精准、高效人子宫移植手术,得到国际同行肯定和国际认可。指导硕士研究生毕业54名、博士研究生毕业13名。主持国家自然金3项、省部级基金等12项,发表SCI论文70余篇,国内统计源期刊20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Email:cblxjh@fm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