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校地协同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是高校在实践育人中必须构建的基本架构,是“三全育人”的一种具体形态。在探索这个育人共同体时必须以立德树人作为校地协同育人的初心逻辑;在组织工作方面要建立多主体责任共联、多节点路径共联、多载体渠道共联的机制,以及制度、环境、项目、主体等四个维度的动力机制;而党团教育基地群、课程实践载体群、社会实践特色群、学生团队活动群、志愿服务项目群等五类群的建设和组织活力协同提升、党员教育协同优化、支部规范协同建设、服务资源协同配置、活动品牌协同培育、党建文化协同等内容则成为了校地协同实践育人的具体架构和具体内容体系。
出处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24年第1期35-37,共3页
HEILONGJIANG EDUCATION:RESEARCH AND EVALU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基金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思政专项课题“基于党建共建的‘圈体模型’校地互融性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探索”(135S009)。
作者简介
高国俊,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