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乡村综艺《种地吧》的节目创新与社会价值回归
被引量:
1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在乡村振兴政策的指引下,近年来乡村综艺节目不断涌现。原创乡村综艺节目《种地吧》在题材选择、阵容设置、制播流程等方面均有创新之处,在传播农业文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教育引导等层面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为今后乡村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作者
黄雯
李梦洁
机构地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传播系
出处
《当代电视》
CSSCI
2023年第12期29-33,共5页
Contemporary TV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综艺节目
社会价值
分类号
G222 [文化科学]
作者简介
黄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梦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科技传播系2022级硕士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5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11
参考文献
7
1
冯哲辉.
乡土中国视角下乡村纪实题材综艺节目主题内涵的深化与升华[J]
.当代电视,2023(6):61-67.
被引量:12
2
田元.
从代际到系列:综艺节目品牌研创的思路嬗递[J]
.电视研究,2021(7):64-67.
被引量:1
3
李勇,李静兰.
交往合理性:乡村振兴背景下的生活纪实类综艺节目转型[J]
.现代视听,2023(1):78-82.
被引量:2
4
李国聪.
多屏传播语境下观影空间的转向与重构[J]
.当代电影,2023(1):110-115.
被引量:8
5
张应敬,李钢.
嬗变与重塑:多屏融合时代的电视内容生产[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8):102-104.
被引量:4
6
杨淼,杨倩.
新媒体时代慢综艺的发展路径探析[J]
.视听,2023(8):105-107.
被引量:3
7
韩璐.
素人真人秀节目的优势及发展策略[J]
.当代电视,2017(3):62-63.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25
1
艾四林.
哈贝马斯对韦伯合理性理论的改造[J]
.求是学刊,1994,21(1):29-35.
被引量:23
2
潘自勉.
论价值规范[J]
.现代哲学,2002(1):53-58.
被引量:9
3
刘笑盈,张聪.
CNN的新媒体战略[J]
.电视研究,2011(8):75-78.
被引量:15
4
吴琼.
电影院:一种拉康式的阅读[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5(6):34-43.
被引量:35
5
媒体脸谱[J]
.青年记者,2014(17):2-3.
被引量:1
6
朱传欣.
柔性生产、启动心理、涌现效应:新媒体艺术的三个范式转移[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39(6):109-111.
被引量:6
7
李冬梅.
竞合视域下网络综艺对电视综艺节目的创新驱动[J]
.传媒,2017,0(13):43-45.
被引量:2
8
孙绍谊,康文钟.
银幕影像的感知革命:从吸引力电影到体验力电影[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5(6):35-44.
被引量:33
9
沙垚,张思宇.
公共性视角下的媒介与乡村文化生活[J]
.新闻与写作,2019,0(9):21-25.
被引量:66
10
刘英.
流动性研究:文学空间研究的新方向[J]
.外国文学研究,2020,42(2):26-38.
被引量:39
共引文献
26
1
李钢.
从传播多平台到制造全媒体——试析融合媒体语境下影视内容的跨平台生产和传播[J]
.中国电视,2016(4):67-69.
被引量:4
2
马鹤原.
跨平台视角下《向往的生活·江南篇》内容生产及传播策略[J]
.电视研究,2018(7):75-76.
被引量:4
3
彭雨晴,杨芷芸.
“大片综艺”现象的“冷思考”与管理策略研究[J]
.传播力研究,2018,2(29):7-8.
4
吴喜燕,张丽松.
国产慢综艺节目创新路径探析——以劳作纪实互动真人秀《种地吧》为例[J]
.西部广播电视,2023,44(15):171-173.
被引量:11
5
常江,李思雪.
感官革命:当代视听文化的培育路径与价值检视[J]
.编辑之友,2024(2):5-13.
被引量:3
6
李雨谏,周玉琳.
2023年度中国电影理论研究综述[J]
.电影文学,2024(1):56-64.
7
范林芳.
媒介场景视域下乡村纪实综艺研究——以《种地吧》为例[J]
.新闻世界,2024(3):84-87.
被引量:3
8
张秋月.
多屏传播语境下短视频创作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J]
.传媒,2024(6):82-84.
被引量:2
9
杨梅.
变异与重构:媒介情境视域下解说电影类短视频的功与过[J]
.视听,2024(4):58-61.
10
葛奕霖,邱琬婷.
影视技术对我国体育纪录片纪实美学的影响探究[J]
.新闻研究导刊,2024,15(9):236-238.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72
1
张琛.
生活分享类慢综艺传播策略研究——以央视综艺频道《你好生活》为例[J]
.北方传媒研究,2022(4):44-48.
被引量:6
2
王海泉,王连贵.
三农节目的生存之道[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12):38-38.
被引量:4
3
杨令羡.
网络论坛谣言对“把关人”理论的挑战[J]
.青年记者,2008(6):76-77.
被引量:19
4
杨淑琼,刘河元.
“空巢”村农民主体缺位与农村劳动力转移[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3):325-328.
被引量:16
5
张应敬,李钢.
嬗变与重塑:多屏融合时代的电视内容生产[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0(8):102-104.
被引量:4
6
李舒.
中国农村现代化背景下“三农”节目的角色定位[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0):51-53.
被引量:1
7
韩璐.
素人真人秀节目的优势及发展策略[J]
.当代电视,2017(3):62-63.
被引量:5
8
殷俊,刘瑶.
“慢综艺”:电视综艺节目的模式创新[J]
.新闻与写作,2017(11):50-53.
被引量:66
9
聂艳梅.
慢综艺的社会镜像建构与文化价值内蕴[J]
.电视研究,2018(10):65-67.
被引量:16
10
陈接峰,赵忠仲,徐晓芳.
综艺选秀节目的商业共谋及其批判[J]
.中国电视,2019(5):89-9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8
1
李佳钰.
农耕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以《种地吧》为例[J]
.今传媒,2024,32(6):55-58.
被引量:2
2
郭津源.
5W模式下综艺节目《种地吧》对农耕文化的创新传播路径[J]
.视听,2024(7):87-90.
被引量:3
3
张鑫.
乡村纪实综艺《种地吧》的创新呈现[J]
.视听,2024(7):91-95.
被引量:2
4
左蕴秋.
乡村振兴背景下体验类慢综艺的创新路径--以《种地吧》为例[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11):67-69.
5
段青青,赵红梅.
乡村振兴语境下农耕文化的价值研究——以《种地吧》为例[J]
.智慧农业导刊,2024,4(16):181-184.
被引量:3
6
吴楚怡.
《种地吧》:建设性传播视角下综艺节目的助农创新实践[J]
.声屏世界,2024(14):62-64.
7
郭秀慧.
具身参与和群体交往:短视频时代网络综艺节目的发展进路[J]
.东南传播,2024(9):123-125.
8
吴铭.
中韩农耕题材真人秀《种地吧》和《种豆得豆》对比研究[J]
.声屏世界,2024(20):108-110.
9
傅振明.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以《种地吧》为例[J]
.视听,2024(12):81-83.
被引量:1
10
刘慧莹.
从《种地吧》看农耕类综艺节目如何讲好青年故事[J]
.西部广播电视,2024,45(16):117-120.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陈锐珊.
因地制宜视角下影旅跨界联动问题研究[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19):103-105.
2
沈琼,安雪洁.
深入挖掘综艺节目《种地吧》中农业农村经济学课程的思政元素[J]
.农村农业农民,2024(21):45-47.
被引量:2
3
朱亭亭,林广楠.
慢综艺节目《种地吧》创新路径探析[J]
.西部广播电视,2024,45(17):106-109.
4
王洋.
文化类综艺节目的传播策略研究——以《简牍探中华》为例[J]
.采写编,2025(2):64-66.
5
程昱佳,房伟男.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耕文化体验区的设计与实践[J]
.农村科学实验,2025(3):196-198.
6
张泽宇,陈娱.
农耕纪实类节目的重要价值——以《种地吧》为例[J]
.农村农业农民,2025(2):120-123.
7
刘语淇,赵钰桐,李庆福.
民族乡村文旅融合的新媒体传播优化路径研究——以湖北省内冲瑶族村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5,9(16):35-38.
8
徐鑫奕.
乡村振兴背景下直播电商助农模式的创新路径研究——以《种地吧》为例[J]
.经济师,2025(6):166-167.
9
李龙飞.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耕文化的传承路径研究[J]
.棉花科学,2025(4):38-40.
10
国雪,张玲.
慢综艺节目《种地吧》的互动仪式建构与效果研究[J]
.科技传播,2025,17(13):135-138.
1
刘欣悦.
新媒体环境下文化节目的创新传播[J]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3(22):136-138.
2
梁杨菁.
短视频纪录片叙事的路径创新[J]
.新闻战线,2023(22):94-95.
被引量:1
3
赵淳.
论融媒体时代广播访谈节目的创新[J]
.河北画报,2023(24):162-164.
4
李昂.
中国传统色彩在电视节目中的运用与创新——以舞蹈类电视节目为例[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3(11):67-71.
被引量:2
5
汤美.
我国体育类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J]
.新闻世界,2023(12):93-95.
被引量:2
6
秦素琦.
“00”后大学生睡眠问题对新生适应教育的影响与启示[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3(12):112-115.
7
杨森.
情境体验主导下的乡村民宿景观设计探究[J]
.农村科学实验,2023(23):52-54.
8
南锐,朱文俊.
风险消弭与能动调适:风险社会韧性治理的逻辑与路径[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3,25(6):63-73.
被引量:11
9
刘伟豪,罗仲尤,吴蔚.
“县中振兴”政策议程的多源流理论透析与优化建议[J]
.中国基础教育,2023(11):60-63.
被引量:1
10
唐圆梦,戚佳佳.
梁漱溟农村文化失调论的回溯、反思与价值回归——以《乡村建设理论》为例[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4(5):54-60.
当代电视
2023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