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我国动画片喜剧性认知与呈现的历史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本文结合我国动画片的发展历程,对不同时期动画片对比分析,探讨我国动画片对喜剧性认知的历史变迁和呈现方式。我国早期动画片的喜剧性风格模仿美国痕迹明显,以滑稽性为主,而受战时环境影响又兼具有讽刺性。“敲喜剧风格之门”的口号提出后,我国动画片喜剧性的民族化探索面临着现实的种种掣肘,经历了从“门外”到“门内”的艰难探索。21世纪以来,我国动画片喜剧性认知和呈现方式更加多元,形成新的喜剧内涵与审美意蕴,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作者 李艳英
出处 《现代视听》 2023年第9期15-19,共5页 Modern Audio-Video Arts
基金 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山东动画产业在“VR时代”的发展机遇与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7CWYJ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代中国动画学派的重建与民族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9ZDA333)子课题“全媒体语境中中国动画学派的艺术本体重建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李艳英,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影视系主任,戏剧与影视学科负责人。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15

  • 1陈慧.论幽默[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4(1):55-64. 被引量:6
  • 2赵白生.民族寓言的内在逻辑[J].外国文学评论,1997(2):22-29. 被引量:15
  • 3特伟.《美术电影创作放谈》,载《美术电影创作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3月第一版,第5页.
  • 4许婧,汪炀编著.《读动画--中国动画黄金80年》.第25页.
  • 5金天选.《中国动画学派的发轫成型和成熟》.
  • 6《我与孙悟空》.第128-129页.
  • 7张松林.《创造富有民族风格的中国美术电影》,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事业三十五年(1949-1984)》,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页.
  • 8[日]中野晴行.《动漫创意产业论》,甄西译,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2页.
  • 9李三强.重读“中国学派”[J].电影艺术,2007(6):142-148. 被引量:32
  • 10覃海川.动画的商业属性[J].美术界,2016,0(5):73-7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20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